第212章(1 / 2)

好可恨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前辈得到十八世纪才能出生。

他来早了!!!

等等,好像又一次跑远了。

明慕将注意力强行拉回来,聚焦在手中的煤炭上,道:“我着人去户部送信,让他们批一笔款目,用以开矿洗煤。”

军工厂没有燃料就是扯淡,还好距离大同不远处,就有煤矿。

“户部的钱批下来很慢,我会先让皇后从内库支一笔,等银两到时,便请县令先组织人手,开展洗煤,送去北疆。”明慕简单地做了个规划,“若是雇佣百姓,要给酬劳,不能强迫。”

内库的钱应该是……够的吧。

县令用力点头。

自新税法颁布以来,不说别的,起码燕都周围快速响应,以往的漏税都一一补上,库中难得丰润了一笔,随后将其中七成送去燕都户部,其余的则是作为“发展资金”,一笔笔出入必须有明细。

县令不是个胸怀大志之人,这笔钱简直拿了烫手,不知道如何使用,恨不得一起送往燕都。如今陛下说这个有用,立刻拍胸脯保证:“陛下,不必户部出钱,咱们地方便能拿出这笔!”

“志气不小嘛,不过还是要户部那边先做计划。”

煤炭意义深远,绝对不能再弄个草台班子出来,一开始的规章制度就要制定好。

“你们县衙的钱是备用资金,户部只会给工人普通工资,如果你们想激发一下工人积极性,给出奖金,这笔钱是自己掏……”

“陛下说的有道理,可是咱们县都穷惯了,少见这么多钱,一天到晚的,心里不安……”县丞见同僚和陛下搭上话了,自己也不甘示弱,主动开口道。

这倒也是。

上下官员肯定有贪污受贿的情况,没必要将银两都放在这里,惹得人眼热。

不论是丢了还是别的,都不好说。

“我记着如今是有银票,是户部哪个司在管?”明慕问。

阚英见陛下一时半会是脱不开身了,叫了县衙中的人烧水,看到那些茶叶梗子简直自己都要心梗了,拿来了随行带的茶,对水质也挑挑拣拣。

他们陛下,在皇宫中,何曾吃过这样的苦!

随后又指挥人去弄些垫腹的糕点,再叫陛下坐在上首,县衙中的冰也取用了一些,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

听到陛下的问题,更是抢先回答:“陛下,开国时倒是户部在管,只是百姓不认账,少有人用……后来就渐渐的放手,票号一事,多是民间大商在管。”

明慕:“???”

不是。

他知道古代很草台班子,没想到这么草台班子啊!

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让民间管???

你们也太自由了吧?

真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

“……怪我,这么久了也没发现。”

明慕简直快崩溃了。

这种感觉,宛如辛辛苦苦割了一天一夜的麦子,回头一看全割的邻居家,自家的甚至只长出个苗苗,这谁不绝望。

他年幼时,少用银票,基本没见过那么多钱;等来燕都后,一应事情也不需要他付钱,只需张口就行。

谁知道……谁知道……

可恶!

“……总之,县令先组织人手,等燕都的钱下来就开工,一定要注意安全,煤矿很容易爆炸。”明慕揉了揉额头,“至于其他的,我得立刻写信给内阁。”

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大商又是什么?”明慕问道。

“回陛下,是专指晋地的商人,又叫作晋商。”

这次,轮到县令看准机会,开了口,又道:“实不相瞒,前些日子县中有人行踪诡谲,着人盘问后发现,此人正是晋商之一。”

晋商啊……

明慕的确记得,明清时期,有五大商帮,以晋商历史最为悠远,实力强悍……这个时空,貌似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