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会采纳你的意见,对书院一事循序渐进……”明慕拍了拍手中的奏折,不知想到了什么,眉眼弯弯,“但是请大人也看看朕的能力,倘若此次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朕以后再不任性,如何?”

以他来看,私人书院或许不好对付,需要从长计议,但文人笔墨,那可太好解决了。

这不就是现代舆论战么,先黑后洗啊!

那些玩出花的公关营销,他吃瓜可太熟悉了。

不过明慕倒是清楚,这方法或许前两次有用,后面想要故技重施,估计没什么效果。所以他要把仅此一次的“黑红”策略用出最大化的效果。

等卜祯离开后,阚英小心上前,低声道:“陛下,东门大人已在门外等候。”

明慕只点头:“传召吧。”

等岳峙渊渟的指挥使进入文华殿,立即被小皇帝的话吓了一大跳:

“这几日燕都中或许有关于朕的传言,不必压制。”

东门亭皱起眉,确定小皇帝没有开玩笑,直挺挺地跪下:“陛下”

明慕止住对方的话头:“朕意已决。但确保只流散在燕都,不要传出去。”

他要将正确的皇榜重新张贴出去,必定会引发文人激愤,不如釜底抽薪,自己掌控舆论走向:手中有仪鸾卫这个大杀器,不用白不用!

手中亲王奏折的封皮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明慕好心情地拿起来,摸了摸侧边,叫阚英好生收起来。

还得是澜哥心疼他,若不是这封奏折,还给不了他灵感呢。

14 ? 第十四章

◎登基第六天◎

卜祯回府后,还是觉得小皇帝那个未说出口的计划有不妥。

“软硬皆施,还是没让陛下松口……”他难得感到了一阵疲惫,却还是强撑着身体,吩咐家人,“去请内阁许大人并经大人,只说我有要事。”

家人领了命出去。

许大人和经大人来得极快,几乎是一听到消息就立刻出门了。

他们一个高一个胖,高的是许大人,性格急躁:“卜阁老,陛下叫人换了皇榜,不出半日,便会传遍燕都举子,引发轩然大波。您之前进宫,怎么没能劝阻陛下?”

“陛下的动作竟如此迅速……”卜祯简单说了二人之间的对话,只叹气道,“我们只将陛下当做无知少年,想慢慢教导。可我们都忘了,陛下在僻远之地成长,定有自己的一套行事准则。”

自入燕都后,陛下便以雷霆手段镇压了寿昌伯及周王一党,如今这事的余波还未过去,北疆剧震、仪鸾卫抄家,吏部分配官员等。只是这件事更偏向“家事”,内阁避嫌,若想知道细节,需去仪鸾卫翻看宗卷。

经大人曾任户部尚书,性格圆滑,此时捋了捋下巴的胡须,道:“更改皇榜一事从未有之,陛下定会因此事惹来非议,但如今代为监国的是内阁并司礼监,若是运作得当,自然不必让陛下去趟这次浑水。”

“皇榜既已张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祸水东引到我们身上。”许大人立刻想出主意,“御史弹劾罢了,大不了提前致仕。”

内阁三辅中,以卜祯的年龄最大,也是三人之首,若是真采取了许大人的意见,祸水东引,首当其冲的就是他。

卜祯神色不变:“老夫正有此意。”

他倒是不担心致仕,在先帝手下兢兢业业当了十多年首辅,早已疲倦。只担心初初登基的小皇帝会受到质疑……

毕竟,不是所有臣子都做过预知梦。

时至今日,仍有御史上疏弹劾,只道弃长立幼乃是乱国之源。

正当几人准备动作时,却闻宫中来人,是新帝身边最为信任的宦官,如今已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名叫阚英的。

在陛下面前,对方柔软得像个面团子,一点脾气没有,但在其他人面前,有属于天子近臣的骄矜,只笑道:“陛下专门给大人留了口谕,只叫大人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卜祯诧异地看着他:“可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