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1 / 2)

事情以一件普通小事作为开场,以不可思议作为结尾,并且过程迅猛而顺利。

先前计划的那些慢慢渗透完全没了用处,甚至有晋商诧异地发现,前一天还把酒言欢的新兄弟,第二日就将刀亮出来,说自己是朝廷之人。

而那些开满全国的“日升昌”票号,也换了招牌,由朝廷重新开办。

明慕收到此次的宗卷之后,难免诧异。

这件事情算是近日来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了。

从头至尾都透露着一股黑色幽默。根据最开始的计划,应该要耗费几年的时间,朝廷的人慢慢和方沐雨接上头,内外接应,才能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可先前为了规范市场,特地弄了规范行商一事,在边防和南方推广,偏偏打击了以粮食发家的晋商;而后的调查拐卖一案,居然顺藤摸瓜地抓到了晋商的老东头……

事情从此时开始,奔向八匹马都拉不回的地方。

并且将原先预定的时间拉了八倍速,居然在短短数月里,彻底铲除这块还未长成的毒瘤

是的,明慕认为,这并不是晋商的最终形态。

五大商帮中,有三个还只是初初发展,没有占据一方;徽商目前还是自种自卖,顺利让朝廷收编,成为“半国企”,唯有晋商。

看似耀武扬威,实际上还是隐匿于水面之下,不敢正面作对,甚至官府都没有开始渗透。

若是后期发展起来,想要打击绝不是今日这样容易。

“是陛下洪福齐天……”阚英一张嘴,又要开始吹捧。

“好了,暂停。”明慕将宗卷放置一边,看向身边近侍的目光闪闪发光,“我们有钱了!”

除却那些百姓的存款,真是好大一笔!

清点出来的银两简直目瞪口呆。

粗粗一算,居然是三年的税收!

三年!六千万两!这可是实打实的钱!

先前还会心疼亲王每年的万石俸禄,现在一看,和这些钱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甚至因为钱太多,明慕都不知道先从哪里开始花。

先提升全国的基础建设,再建立专门的军官学校,还有、还有……

还有沿海!

明慕立刻拍桌子:“造船!我要造船!我要如高祖一般造船巡游!”

现在正是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关键节点,现在好不容易富裕了,当然要造船!

实际上,看过前朝的数据后,就能清楚,这些银两不算什么,不足前朝的四分之一甚至前朝只是偏居南方,没有往外扩展过。

首先太祖规定,农业税大幅降低,几乎是前朝的一半,而商税也极低,所以促进了晋商这种庞然大物的出现。

户部都没有一个老东头有钱,可见一斑。

如今一条鞭法是将繁杂的税务整理干净,可最主要的几条税制还是没动,而重农抑商的国策也让商业没有前朝那么发达。盛朝内部的经济就没盘活。

并且通过黄册来看,不少人的土地……有点过多了。

理性来看,土地是最佳的投资工具,多余的土地租出去,就能零风险获得几乎一半的收益,并且税收也只有一点点,这点税收全都让租户承担,傻子才不干呢,这钱不就是从天上白掉下来的嘛!而商业,虽然税收也低,但是要承担的风险则是翻倍增长。

再加上户籍的限制给军户的田地税收更少,也算是一种补偿,可惜没什么用。

百多年下来,隐田多,农业税就收不上来;商业不发达,商业税更收不上来。现在明慕的方法倒是能将这些都梳理干净,缓解一时之需。

可若是税制不更改,缓解也没什么用。

商业必须发展,扶持和加税共线并行,最起码得将国内的经济盘活,现在大家都是穷人,朝廷的钱收不上来,百姓也没钱。此外,最好能剥离土地的投资属性,搞一搞国.有.化……还得发展重工业,在与世界平齐甚至略略超过的情况下,保障自己的地位,最后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