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造船厂是朝廷所有,他们这些匠人也是朝廷所有,世世代代都在船厂工作。
比如小徒弟,其实也是家中小女。
“这是一级保密项目,的确不能说。”运送的军官笑了笑,不像传说中的那些士兵,对普通人爱答不理,下手极狠。
反而规规整整地立于一侧,目光清正。
那军官又道:“船厂也是保密项目,而后陛下会和诸位专门签订,每年会多三十两的奖励。”
“若不希望家人涉及这件事,就千万不要透露,不然……”
他没说完,却比说完了更能威胁人。
老师傅凝重点头,道:“这船厂工作的,都知道轻重。”
随后,上了船只,将火炮安上去,又有一箱子炮弹。
他们没见过火炮,因此不知道此门火炮最大的不同没有火绳。
也就是说,这火炮和燧发枪一个原理,都是不需要火绳,只撞击火药,就能直接发.射炮.弹的。
为了这种火炮,军工厂的匠人们费劲了心思,又结合了陛下所说的“钻膛”之法,才顺利制成。
可谓是盛朝的独一份。
如果将空间尺度拉至全球,就能发现,一向对自己的海军引以为傲的日不落帝国,目前仍没有研究出“燧发”的技术,使用的,仍然是较为落后的火绳枪和火绳炮。
这是堪称跨越世界的壮举。
只是和这件事相关的人,没有察觉到这件事的过人之处。
“船上怎么这么多人?”
大部分人都远远退走了,尽管如此,留下来的人依旧不少。
“陛下说这次用软帆,软帆不如硬帆好掌握,需要更多人把控。”老师傅道。
“原是如此。”
军官点了点头。
怪不得陛下所开设的武校之中,专门分了海军和陆军。先前还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如今一看,倒是很有先见之明。
在宝船上的军士,自然要学习掌舵、控帆之法,与陆地军官完全不同。
再者,陛下还隐隐透露出消息,要将厉将军的练兵之法推向全军,只等倭寇一事平息。
短短数月,盛朝就要经历两场战事,按理来说是吃不消的。往日朝中定会反对,这次却格外不同,反而一反常态地支持陛下的决定。
上下一心,重启造船,才能在年前造好第一艘宝船,能够下水。
这些念头在军官心中简单过了一圈。
“这船……”
军官是当做海军培养,特意去金陵进修过,也在厉将军手下学习过一段时日,这些海上的经历让他立刻察觉到了,远处有黑影慢慢地驶来。
太明显了,不是渔船。
除却盛朝,周边小国没有造大船的能力。
也不像是外来的商贸船,因为会直接去广州,而不是来到福建。
现在没有“领海权”这一词汇?*? ,但就算是傻子都知道,如果远远绕过还好,大摇大摆地靠近,很难不认为是挑衅。
这种挑衅,但凡是盛朝人都不能接受。
目前,船只之间的交流还没有“旗语”这一说,无法传递警告。
“如果他们再靠近一点,来到射程之内,尽可开炮。”军官冷声道。
火力试验本来就是必须的一环。
这些火炮要安装在船只上,陛下就做了硬性规定,首先,射程必须要长,弹药也做了一定改进。
但具体如何,只是那些生活在工厂之中的匠人们最清楚。
对方越来越清晰了,是从未见过的船只,高高挂着陌生的旗帜。
他们似乎看到了来自盛朝的船只,非但没有避让,反而大摇大摆的,丝毫不避让,似乎就要在这些人面前,从盛朝的门口路过。
见到此景,饶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普通人,心中也点出了不一样的情绪
这里是盛朝!
他们是什么人,居然连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