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偏偏,那个小皇帝早早去了天台山,因为有了他,宫内的禁军出动,将内外搜得干干净净。
那日又是教众们定期聚会的日子,才幸免于难。
离开燕都之后,几乎没日没夜地奔逃,才来到了此处,暂时躲避。
族老是他们之间的领头人,年纪大了,连日奔波下来,难免承受不住,声音虚弱,话里话外,都是为他们这些兄弟姐妹们考虑:“咱们要快些见到教主,将情况告知于他……”
“那小皇帝反应过来,一定会加大对匠人们的看管,咱们要加快速度,将教众渗透进去。”
由于小皇帝的影响,信奉金圣教的富人越来越少,他们听风就是雨,陛下表露出对宗教的不喜,这些人能回家将金身佛像全都砸了,正教都是如此,更何况他们这种教派?
只有在百姓之中,才有他们存活的空间。
匠户最容易浑水摸鱼,也是安置教众的好地方,以往均是如此,相较于民间,朝廷的匠户更难混入,如今耗费了不知多少时间成本,才成功安插进去,拿到了朝廷的火器。
只可惜,远在北疆的那处有重兵看守,若想进去,往上三代都得查个底掉,难度最高。而就算进去了,也很难出来,至今不得其法。
不过……教主的意思是让他们暂时放弃北疆,转而向福州发展,说那边有他们的教众,若是操作的当,说不定能去船厂。
船厂啊……还是官府的船厂,若是进去,教派更是如虎添翼,以后若是想再做些什么,也轻而易举。
一时间,几人不禁心头火热。
想归想,现下的危机还没有解决的头绪。
他们没有路引,不能通过正常的方法进入福州。
这时,收留他们的那户农人敲了敲地窖的门,随后塞进来一封信。
透过微弱的烛火,能看清信封上的印记。
“是副教主!”
族老情绪激动,几乎老泪纵横:“副教主永远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教众。”
“是副教主知道我们有困难,特意送来的。”
几人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句话:
“福州情况明朗,可去。”
【??作者有话说】
①:原句是朱元璋的诗
90 ? 第九十章
◎登基第八十二天◎
元日, 是一年之始。
当新雪落满地面,燕都的街道被火红的色彩填满,也意味着, 他们迎来了又一个新年。
上次新年, 先帝因急病去世, 朝中为了继任人选纷扰不休, 直到年末才决定了让曾经世宗的幼子继位, 当时的朝廷前途暗淡,几乎不清楚盛朝以后如何,惶惶不可终日。
连带着燕都的百姓,都生出了凄凉之意……不说如先祖一般励精图治, 只不必和先帝一样一心求道即可。
本以为这一年能平稳落地就是幸事,没想到陛下居然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惊喜。
许多政策逐渐从试点地区推广至整个盛朝,给嘉元之年开了一个好头。并且真正脱离了先帝的影响, 来到了新的一年。
于普通百姓而言,元日是年节中最重要的一天, 需要祭先祖、放鞭炮、拜年、走亲戚一类。
而宫城之内的小皇帝, 所做的事情基本差不多。
只是放大了无数倍。
一大早, 他就被任君澜唤醒, 换了朝服。这边人还没醒,身体已经开始走流程了。
直到天台山的山脚下,明慕还是一种魂归梦游的状态。
“舅舅。”
明璇小声地喊了他一声。
啊、对, 明璇。
明慕打起精神,小声叮嘱:“先前的流程,阿璇记得吗?”
明璇小幅点了点头:“记得的。”
说完, 她站到明慕身侧, 小小的身体充满了巨大的勇气。
“不用害怕, 跟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