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事极好,先前的晋商囤积的银两,就是他一分不少地全送来了燕都,反观沿海……
唉。只能慢慢挑选。
两人讲了一会小话,太傅便过来了。
郡主年幼,陛下逐渐让她接触政事;而陛下的知识架构也有些缺陷,所以直接放在一起,重新授课。
结合目前的行事,她缓缓说出了本次授课的重点:军户、边防。
军户是国朝的基础。
她简略地说了太祖当年设下的用意,各种事件信手拈来,让人很好理解。
算是让明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间接解释了明慕行事的目的。
宣政宫是不会拦着明璇的,她想要看奏疏都随意,朝中邸报第一份便是送到她手中,知道舅舅做出的更改。
“自古以来,边防战力都会高于都城,早在唐便是如此,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前朝时,更是将地方军权归拢于中心,各处强盗林立,最后更是不堪一击。”
“为了防止拥兵自大,在调兵时,多采用打乱之策,以至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何解?”
最后,太傅提出了一个问题。
明璇努力思考了一会。假若是她,会给燕都好苗子,将一些差些的兵士送去边疆,再利用仪鸾卫和当地文官,监视、制衡。
可是……这么做应当是不对的。
和舅舅相处久了,她的想法不再那么偏激,也学着舅舅的样子,思考大局这么做的弊端很明显,边防战力不足,打不过敌人,盛朝内部就会变得危险。
小女孩努力思考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式。
“陛下心中似有成算?”缪白压低了声音,不打扰一旁思索的小郡主。
明慕犹豫了一会。
这可十分稀奇。
哪一件事,小皇帝做决定的时候不是立即拍板?何曾出现过如此瞻前顾后的样子?
更是有先前的出征一事……
朝中臣子多次上疏,都没能叫陛下回心转意,甚至和宫内的皇后殿下都和陛下发生过争执。
只能说,幸好结果不错,不然……
缪白颇为稀奇地瞧了明慕一眼,暂且按捺了继续追问的想法。
等到明璇抬头,说了一些模糊的想法后,摇了摇头,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
“你才多大,能想到这些已经很好啦。”明慕注意到外甥女的神色,摸了摸头以示安慰,“今日只是最浅显的一些东西,若是阿璇对这些感兴趣,可以来找我拿些文书。”
“只一点,不可伤身。”
“我知道的。”明璇习惯性地想蹭到舅舅身边坐着,但如今是上课时间,不好放肆,悄悄地看了一眼太傅,问道,“舅舅有什么好方法吗?”
“控制……军费?”
明慕是真的对军事一窍不通,说起来也犹犹豫豫的:“养兵那么耗钱,燕都若是掌握好财政大权,就不容易让地方将领拥兵自重……”
实际上他想说的有很多,但罗马不是一日之间建成,他的有些设想说出来很搞笑。
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一定标准,很多构思都只是空中楼阁,强行去做只会让社会体系崩塌。
比如明慕想要蒸汽机,想要发展理科。诚然,他可以强迫目前科学技术最顶级的几个人,告知他们后世的理科定律,让他们弄出什么东西来但这又有什么意思?
岂不是和清末时,北京的百姓第一次见到火车那样?
那时的人们不相信这个铁疙瘩会自己跑起来,还预备让马来拉车,何其怪异。
犹豫间,他的神色被太傅看在眼中,却没有急着问,只道:“陛下的思路不错……”
甚至越想越觉得有可行性。
这里不得不说盛朝的军费系统,户部的职责是批条子,燕都出一些,各省之间出一些,去哪个地方出兵,哪个地方就要多出一些,类似于集资请兵。
这样做的优点是减少了户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