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他们而言, 百姓只是能够提供劳力的底层人。
甚至矛盾一度到了不和调和的地步。
县衙官员、燕都世子在调和当地矛盾之中, 发挥了绝无仅有的作用。
他们代表着燕都,代表着陛下,彰显了朝廷在面对此类事件的态度他们永远站在有利于百姓的那一边。
其中不乏有浑水摸鱼之人,都被一一揪了出来。
虽然没有明确下达指令,但陛下似乎对每个地主、乡绅享有的田地标明了一个上限。甚至田税也有所更改:在没有超出享有的田地上限之前,可以享受较低的田税;若是超出了某一个范围,那么田税则是翻倍增长。
再有,如果将土地租给别人,地租也有了严格的限制,不能像以前那样,直接拿走土地产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地租被压制到了极限。
明慕极大程度地削弱了土地的投资效应,让土地只是“土地”。过去传统的经济观念是不利于盛朝内部市场发展的,小农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很低。
当然,如果现在想要改革暂时没有用以大规模投资的民间工商业。
许多地主不满意这样的规定,反抗很激烈,不少地方都动用了军队,将不满强硬地镇压下去。
燕都的态度很明显:假若不满意、不服从,那就去矿场。
或许这就是皇权时代不可多得的好处之一,只要明慕想,其实他可以以强硬的姿态推行自己的想法。这是他动用强权的第一次。
明慕是不希望出现这种明显冲突的,但是他清楚,如果想改革,冲突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默认了这些冲突的发生。
所幸,流血事件不多。
有时候明慕也在发愁,这仅仅是初步的改革,就已经让很多人接受不了了,如果想更深入的改革……总之……
总之再议。
这次也不是没有进度,不少人超出了明慕规定的土地上限,在政策下达的初期,很多人慌不择路,心中就算有万般不舍,也想尽快将手中的土地出手。而官府作为了“接盘”的存在,他们以稍稍低于平均的价格,囤积了大量的土地。
当然,对整个盛朝来说仍旧是杯水车薪。
这次机会难得,以后想得到同样的机会就很难。毕竟地主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保全手上的资产。
自从上述的事情发生之后,没有人会再次以为陛下只是为了有趣才弄一些话本子。虽没有明显表露,但稍微敏感一些的人,都在关注陛下的下一次“创作”。
如今骗术各异,陛下想要整合已经被熟知或者不熟知的骗术,并扩展到整个盛朝,让人提升警惕。
不管陛下的目的如何,从表面上看,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翰林们瞬间激起了热情,纷纷保证,会给出一份让陛下满意的答卷。
金陵这些日子倒是风平浪静。
拿了朝廷的钱,足够让他们舒舒服服地过一段时间。
金陵从来不缺消遣的地方,茶肆、酒馆、花船……从来只有想不到,没有这些人做不到。就连被朝廷明令禁止的事情,都能被换了名头,将自己包装成无害的样子,出现在金陵。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太祖迁都的确是明智之举,不然,不知有多少帝王沉醉在这温柔乡中。
想要花钱也很简单,只要愿意,一夜之间就能将先前的钱财花得一干二净。
第二日从家中醒来,官员闻见空气中厚重的脂粉香气,身边的女子面容姣好,却不是他的发妻。
“您醒了?”
女子见他有动静,自己也柔柔起身,给他服饰穿衣。
盛朝严禁官员狎妓,更是打击妓院、赌场一类的地方。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狎妓,就说这是家中养的女儿,因仰慕大人,自愿来的。
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话术。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过了一年清心寡欲、一心工作的生活,官员还有些不适应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