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情也不大好。
两人站在甲板上,吃撑着船舷,遥遥看着东方的位置,心中是同样低落的情绪。
“好想吃米饭。”卫寻西艰难开口。
郑冲点头。
“好想吃菜。”卫寻西哀嚎。
他们在船上吃得最多的是豆芽!
郑冲继续点头。
“也没饿着你们,怎么这么馋?”
肖晓走过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样的抱怨。
这两人算是比较吃苦耐劳的,一路上没什么怨言,但吃了几次当地食物后,居然打击这么大。
不过想到那些食物的味道,肖晓也沉默了。
“老大,咱们没有别的可以吃吗?”卫寻西见到来人,求救一般问道。
这个问题或许是没有答案的,船上的物资差不多吃完了,只能就地取材。
若说做饭,军中也不乏会做饭的人。还是那句话,从盛朝带过来的物资,包括调料等,都用完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这些日子下来,几人都混熟了,说话也有些随意。
“有啊。”肖晓却给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来找你们,正好想说这件事。”
两人的眼睛立刻亮了居然还有意外之喜?!
没过一会,肖晓所说的一些人带着东西,经过了重重盘查,上了船,做了厨子打扮,手上拿了不少东西。
“这人怎么和盛朝人这么像?!”卫寻西话音刚落,就被肖晓狠狠敲了一下头。
“他们就是盛朝人!”
卫寻西:“啊?”
他还以为,他们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人,怎么前面已经有人了?!
“陛下之前说,要派遣学子过来,正好他们这里也有念书的学校。”肖晓解释说,“为了让他们习惯,特地派了人过来,提前准备。”
在出发之前,明慕就跟他说过,所以能找到对方帮忙。
卫寻西哇了一声,随后又有点不服气:“陛下偏心。”
怎么没想到他们呢?
“莫要胡说,陛下对我们一视同仁。”郑冲纠正道。
卫寻西嘟囔一声:“我只是随便说说。”
但凡是武学出来的,都对陛下忠心耿耿,此时的抱怨只是随口一说。
不过郑冲更特别一点,完全听不得别人这么说。
“只是看这件事,陛下确实有些偏心。”肖晓看热闹不嫌事大,添了一句,随后重重将隔壁压在后辈的肩膀上,拽着两人往船舱里面走,“不过比那些人先享受到的是我们。”
这么一说,卫寻西的心情就好起来了。
今天难得吃了一顿符合盛朝胃口的饭。
处理完这件小事,接下来就是大事。
和这些刚刚离开武学的学生们不同,肖晓身负不少任务,目前最要紧的一件就是国书。
他已经根据这边的风格,递上了两种语言写就的国书,并让这个国家的国王传递给大不列颠的女王。
毕竟盛朝可不像那些野蛮部落,要表现出大国风范在殴打别人之前,先问一句。
如果他们能接受国书上的条件,战争就能消弭于无,也免得盛朝出现死伤。
明慕对每一个子民的性命都很看重。
肖晓对这套不置可否,不过还是根据陛下的命令,走了流程。
但是国书都递过去很久了,对方还是没有回话,连一个使臣都没有派遣过来。
夜半,船舱里只能听见外面海水的潮涌,一下一下地冲击着船舱。
副将坐在一边,借着昏黄的灯光查看近些年对方的崛起历史,以及近年的种种举措,以了解那位女王的行事作风,进而选择合适的战略。
这也是他们没有提前发难的重要原因。
这次的敌人和以往遇到的都不一样。戎狄是多年宿敌,盛朝很了解他们的作风,同样,对方也很了解盛朝;倭寇主要是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