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1 / 2)

他却还是顶着风,往庙外走,往凤蛊山的方向去,仿佛离开得平静,没有回头。

一看一肠断。

好去莫回头。

去吧。

庙中,黑如混沌,寂若无人。

冷寂烛台倒歪,零乱佛珠滚地,转经筒盛着凄清月光。

整个尘寰都遗弃了这座破庙。

和尚闭目禅坐,月光所照之下,眼角竟有一行清泪。

……

伏?孤身走过冰湖,走过草莽,他好像今夜醒了一场梦,一场做了一辈子的梦。

睁开眼后,山穷水尽,他的眼前只有这一条路,那是往凤蛊山去的路。

他走着,走着,忽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高处,回望那一座破庙。

伏?的两眼干涩,远远地、久久地望着那一座破庙。

他就像被定住了,站在那里,一直望着。

旭日越升越高,天彻底亮了起来,过了很久很久,又从西边落了下去。

破庙悄无声息,令人绝望。

就这样,天亮起来,黑下去,又亮起来,又黑下去。

这时间漫长得像要海枯石烂,天色沉得好似死灰,仿佛连这苍天也跟着一同老去了。

伏?满身寒霜,一动不动地杵在石头上,像是长在石头上的一只蘑菇。

那天,他似乎发现了什么,麻木的眸光晃了一下。

远处的冰湖竟然融化了,冰面沉入水底,湖面上波光潋滟,渐渐地,化开的湖中涌现出一朵朵千瓣青莲,旷世罕见,承载着旭日光辉。

伏?怔住。

一阵清风迎面,风中携着浓郁的花香。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到空中落下五彩缤纷的天花,小白花,大白花,小红花,大红花,漫天风华,缭乱迷眼,他反应过来,这就是庙中转经筒上写的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

长风吹过整个琊国,吹过佛音,吹过梵宫,吹过法照林,姗姗而来,穿梭于纷飞的曼珠沙华之间。在这无人知晓的世外一隅,白光耀天,天花乱坠,极其烂漫,好似一场人间里最最最绚烂的火树银花。

伏?目睹着这一幕,他的眸光发颤,干涩的唇也碾出了血。

这一场绚烂烟花尤其短暂,美好总是留不住的,便如同他们共行的九世,匆匆而逝。

阿赖耶识所起的尘缘,就如和尚亲手点的那一盏灯般脆弱,他想起妙音念的那一句诗,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最后一朵曼陀罗华落入尘埃,伏?勉强挤出一声笑音,那笑声震在喉咙里,眼泪也落了下来。

他却浑然不觉,还在定定地望着,直到连他的舌尖也发咸了。

他才反应过来,他正在哭。

152 | 152.只此浮生是梦中

【将欲行】

凤蛊山之中,一名男子身穿窄袖金纹玄袍,他的身形劲瘦挺拔,红发高束,露出红发之下的雪颈。

他的浑身泛着寒意,身后背着一把长琴,行走间带着一股肃杀之气,令人胆颤。

他的目眦通红,仿佛才大哭过一场,孤身一人走在山野里。

他就像这山间的一阵风,身影上一秒还现这个地方,下一秒就出现在另一个地方,神出鬼没,流星赶月,临近傍晚时,他来到了最后的地方。

败花涧。

凌烨子曾说,将欲行隐居于凤蛊山中,不知具体位置,需要伏?带上伏羲琴。神器非凡,感应到将欲行时,自会震颤不止。

伏?依照此法,走遍凤蛊山,最终在经过山涧之时,伏羲琴发出低鸣,于琴匣中震颤。

伏?驻足,放眼望去,山涧的溪流潺潺,湍急的水仿若流云。山涧两旁盛开着极其罕见的花,黑色,状若蝶翼,盛开时呈现凋零之势。

花的气味与冷月环当年在信中所述相同,充满酸苦。

据说,十三万年啼野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