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浅果然“上当”,大致跟他讲了汴州水患的情况后,又心直口快:“哼,正在回京的路上,若非殿下聪明让人假扮我们,我们怎么能偷跑这里查……”
“于娘子。”太子沉着脸打断。
于清浅看了眼县令一家人异样的神色,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声音渐停。
杨县令一看,哪里还不明白。这位未来太子妃人傻话多,竟吐出“他们是偷跑”出来的。
听她讲汴州的地理细节,他打消怀疑。说明他们真的去治河了,也真的路过济阴县而已。
只是治河哪里这么简单,恐怕其实根本没治好,便想私查他的贪腐,这是拿他的人头立功呢。
杨县令惊出一身冷汗。
这时,太子朝他告辞:“杨大人,这次的事情不予追究,孤还要赶路,下不为例。”
于清浅也忙不迭点头,加重了两个字:“对的对的,其他人都在‘城外’等我们呢。”
不等县令说话,两人就急匆匆地往前走去。
杨县令眸色加深,眼看两人心虚向前,隐隐约约听到那未来太子妃说“下流”“竟敢强抢……”“圣上”“诛九族”……
杨县令心中一沉。
禀告圣上,诛他九族……
既然圣上并不知情,太子二人也是偷跑出来的,假扮的人早就路过济阴,前往京城……
无人知道太子来这里。
除了那个告密的和上面提醒他的人,只要再找到告密之人。
这时,杨郎君撑起来,才发现他的左手歪得不对劲,他顿时哭喊道:“爹!孩儿左手也废了。”
杨县令站起来,叫住太子和于清浅:“站住。”
前方,两人脚步一顿,立马逃跑起来。
却听杨县令见他们心虚,一狠心,下起命令:“来人,本官刚才发现太子令牌是仿冒的。这两人冒充太子、胆大妄为,押进大牢!”
于清浅和太子对视一眼,没有抵抗。
……
两人被关在衙门大牢,然而一点儿也没被怠慢,鸡鸭鱼肉梨木床,十分舒适。
县令府邸。
杨县令来回踱步,左思右想,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两人。
直接杀死?若太子在济阴没了,圣上会不会查到这里。
然而放他们走?没听那人说吗,诛九族。
至于太子二人骗他,杨县令确实没想过。
毕竟太子妃若没有透露他们偷跑、且无人知道,自然没有危险。待回京禀报圣上,自己逃不了诛九族。然而她透漏了,让自己有机可乘将他们抓起来,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杨县令到底从未做过如此胆大的事情。他竟然把一国储君囚了!
太子来这里,郡里那位也知道,该怎么处理?
他连忙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
第三日夜里。
一个黑袍男人来到县令府。
杨县令已经愁的胡子拉碴,一见他,顿时如同看到了救星:“都督,您可算来了,救我。”
“啪!”都督怒气冲冲地给了他一巴掌,杨县令被扇出一颗牙。
“姓杨的,从前没发现你胆子这么大,竟敢捉拿当朝太子?!”
杨县令委屈地捂着脸,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通。
完了他又补充道:“太子和他未婚妻要探查下官,其实没有禀报圣上,只是想私拿下官立功。而且是偷跑出来的,谁知道他们在这?”
“再说,犬子冒犯了他们,他们不仅废了我儿的双手,还要诛我九族。都督,您可是下官的姐夫,咱们往来这么久,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啊。”
都督忍不住又给他一巴掌:“谁是你姐夫,你姐不过一个妾,要这么算,本官有官位的妹夫怕是十多个。”
想了想,他又觉得不对劲:“你说……太子没有禀报圣上,想私自立功?”
“是啊。”
“不对,”都督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