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出行后,他们来到今日目的地一处台子。
台下有规律的放了许多小石头,横竖相距各有三尺左右。
“他们来了,快!”
不多会儿,下面每块石头前都站了一个看热闹的百姓,彼此相距三尺远,戴着口罩或面纱。
这便是于清浅想的第二个收复民心的法子精神宣讲、打入民心。
也是叛逆的安喜县如今被快速安抚下来的重要原因。
这样的台子已经搭建许多个。
第86章 于清浅知道,人都有从众倾向。 当人在不知所措时,常常……
于清浅知道, 人都有从众倾向。
当人在不知所措时,常常以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和态度作为参考。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也会尽量使自己的行为、认知和大多人一致。
组织一场场群体演说, 也正是从认知上改变人们的想法, 重新建立他们的信任。官府的公信力恢复,秩序才能恢复。
只是这发展有些奇特……
台上大肆宣讲的正是此地保长。
即便事先打好腹稿, 身后坐着两尊大佛。保长腿肚子发软, 说话也中气不足。
保长:“乡亲们, 听我一言, 太医院院使和神医乔大夫正在研制新药, 已初有眉目, 大家紧闭门户, 避免交叉感染。”
每次念到“交叉感染”这个词,他总觉得有些别扭。仙子的词奇奇怪怪,倒是十分贴切。保长与本地住民熟悉,说的话容易让百姓信服。
然而不等他说完,下面已然闹闹哄哄。
大家这么积极, 一来是对大人物心生敬畏, 二来早听闻有位仙子断案如神, 正在到处主持公道。
一对夫妇推推搡搡,不过二十, 却布满风霜。
妇人犹豫道:“大郎,狗蛋是不是被老李头偷的, 听说仙子什么都知道, 奴家想求问一翻。”
丈夫是个老实人, 闷声道:“那样的大人物怎会搭理咱们泥腿子。”
按理一家只能出来一个,但现在秩序初建, 为了某些目的,两人都出来了。
她口中的老李头正是邻居,正好站在附近,听罢,嚷嚷道:“你这蠢妇,说了多少次,我没偷你家狗蛋。”
夫妻俩没想到邻居就在旁边,顿时眼红:“就是你偷的,可敢找仙子对质?”
老李头顿时心虚,憋着气:“仙子何等人物,也是你能攀扯的?”
周围人见状,欲要推搡起哄,奈何只得站在石头跟前、三尺开外。
动静还是传到了台上。
于清浅看过去,夫妇二人正扭着老李头穿过来,本来气势正强,见了于清浅本人,顿时瘪了下来。
“干甚干甚,你这妇人,说了没偷你家狗蛋!”
台上,前排的保长看着地上扑跪的三人,哽了下。殿下和仙子命令每家每日只能出来一人,这夫妇二人同时出现,要是被发现,恐怕要治他一个看管不当的罪名。
当下只想让这几人赶紧离开,保长偷瞄一眼于清浅和太子,复厉声道:
“刘家夫妇,殿下和仙子在此,也敢冒犯?来呀,拖下去……”
三人哪里还想着什么告状,连连求饶:“小人知罪,求老爷饶命,求老爷饶命。”
几名壮汉走上前,准备将人拉下去。队列整齐的百姓也失去一开始的轻松,纷纷噤声。
却见仙子挥手,一阵仙音传来:“何事?”
夫妇二人瞬间有了力气:“求仙子为小人做主 ,这丧良心的老李头,偷了我家狗蛋,将他,将他……”
于清浅凝眸看去,那老李头贼眉鼠眼,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偷人家小孩卖钱,确实丧良心。】
太子捻了捻手,觉得神人天真的时候也很可爱。
于清浅望向老李头:“可有此事?”
老李头大喊冤枉:“回禀仙子,小老儿是刘大郎的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