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3)

提到这个,卓思衡忽然脑子一片清楚,当即问道:“那田畴情况如何?引水灌溉可足?乡亲们平常爱种什么样的粮食?如今人口可支撑这样的田地规模吗?还有什么困扰?”

面具眼孔中女子的目光静静看过来,也不知是好奇还是迷惑,似乎是第一次被人缠住问这个,人也懵了,许久才忽然笑出声来道:“这个你该去镇上的衙门里问老爷大人们,我虽然戴着面具,只是帮人出力凑个热闹,可不懂巫卜也答不了这些问题。”

卓思衡也觉得自己随便路上逮住个人就犯职业病的行为该改一改,也笑了笑道:“初来此地见到巴楚风俗实在眼乱,多谢姑娘指引。”

此时仪式似已入尾声,卓思衡见宋端在一边哪有半点不适,正开开心心和本地乡民一道争抢烧过的藜种,抢到后被烫了手,将还在冒烟的种子在两手间来回翻腾。

自己仿佛是带孩子春游的感觉油然而生,卓思衡无奈笑着摇头,但见台上的大巫在朝自己招手,于是便请面具少女引路,二人绕至祭坛后的竹棚吊脚高屋,走进去后,大巫也颤颤巍巍而入,卓思衡便和少女一同去搀扶,只听大巫说了几句自己根本听不懂的土语,他只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少女。

“大巫妪说你是贵客,不必纡尊降贵来扶她。”少女用标准的官话翻译道。

说来惭愧,卓思衡精通本地土语,但此地方言却属楚音,简直犹如另一门外语,他还没来得及学,只好求助同声传译帮助。

“在下不算贵客,只是想了解一些本地风俗,多有叨扰之处还望见谅。”

少女替他翻译过后,听完大巫妪的话后却忽然抬头,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卓思衡,许久才开口:“大巫妪说,你的躯体的确只是凡胎,但灵魂却来自于九天之上,高贵无比,你能前来是她的魂魄离去前最后一件幸事,她要为你卜筮一卦,作为赠礼。”

卓思衡听得愣住了,他从来是不大相信这些,但被言中隐秘,他的心中仍是一惊一条。

只见大巫妪从腰间解下悬挂的犹如黑玉一般的龟甲,又看了看少女,从她鬓发间拔下装饰用的几棵蓍草,上面仍然盛开着白色的小花。少女也是一惊,不自觉后退一步,她仿佛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眼中的迷惑和犹豫并不比卓思衡更少。

大巫妪九次舞动蓍草,再将其花九朵置入龟甲,九次朝天地各方摇晃,最终洒落地上。

她摘落面具,跪伏在地许久,抬起头来时卓思衡才看到她布满沟壑依然看不出年龄的面容。

紧接着,大巫妪虚弱的微笑着对少女说了好长一句话,过了好一会儿,少女才点点头,转向卓思衡说出了他的卜辞:

“两生两世,魂兮归来,凤还雷渊,再造万邦。天命反侧,朱明承夜,一步昭然,一念既惊。”

第86章

这几句谶语都出自《楚辞》卓思衡烂熟于心,但重新组合后他却难寻其迹。

大巫妪似乎扔未说完,几句过后,戴青铜面具的少女又用官话复述道:“大巫妪说,要你务必记得,龙生九子,然亦有百鸟朝凤而来。”

这就更玄妙了,卓思衡百思不得其解,正要发问,却被大巫妪礼貌请了出去,连少女也一并被赶了出来。

“大巫妪好久都没有给人卜筮了。”许久后,少女忽然开口,“我上次来安化郡的时候……”她说到此处却停住,没再吐露半个字。

卓思衡也不好缠着姑娘问这问那,只换了个话题道:“此地山川虽仍是闽越红土凛丘,可风俗却与百十里外全然不同,极具楚地风俗,小小一个瑾州便能汇聚如此多人文态貌,果然人杰地灵。”

面具少女似被他的话题引出兴趣,好奇问道:“你是游历来此的书生?准备写些游记成书作刊吗?”

卓思衡本想实话实说,可突然脑海里被少女的话点燃了一簇明亮光火,把他自南下以来好些不解和遗憾串联起来,他心中雀跃,不自觉就笑道:“要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前两年南下路上,翻遍书籍,瑾州所记大多都是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