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给人家陈述利弊要人有事先来转告自己,的确是此举并无不妥,可以说是他们家人干得出来的冷静沉着之事,却实在要小女孩的心思难以纾解,满心欢喜都化作自责和沮丧。

他们家到现在还没一个人成亲是有原因的。

卓慧衡心中苦笑,嘴上却只能安抚少女不要介意悉衡的鲁直,又让她回去告知杨令显,卓家一切都好,必会将太子的消息的带到。

杨令仪这才略展笑颜,乖巧离去。

卓慧衡的心境却已是不能再多想小儿女的□□了。

她略算了算时间,曾学士今日经筵入宫伴驾,此时大概已是快要出宫,自己赶紧给哥哥修书一封,寄出前要老师亲自看一眼是否有填补,又要叮嘱什么才是稳妥。

信自然是提笔而成,可她的马车还没准备好,家中却突然来了客人。

赵兰萱总是急三火四的个性,武将之家养出的女儿,在熟悉之人的面前更是不怎么拘束,大步流星走进院里,迎面撞上正要出门的卓慧衡,也不由分说,直将她拉进内室。

“今日我有些事,办完大概要好久,明日再找你……”

“我也有事!”

赵兰萱打断卓慧衡的话,又压低声音道:“我不是来找你玩的,是我公爹要我来跟你说一声,卓大哥他被人参了好厉害的一本!眼下曾大人同好些臣工都在宫中政议此事!”

第96章

天章殿里的氛围十分压抑,在御前多年有眼色的官吏都能看出皇上动了真气,只是努力平静着去垂听臣工的口诛笔伐与唇枪舌战。

……

“我朝素重孝义,孝忠本是一体,卓思衡此举罔顾人伦置孝礼于不顾,枉读圣贤书枉为天子门生。”

……

“此人竟将在朝堂已挂职丁忧还乡的官吏收为己用!命诸人于州学教课授业,实在有悖伦常不成体统!”

……

“参奏上说,他擅自消剔州学纳入,为补亏空,却引商资至州学府衙内庭!开店铺设餐馆,简直有辱斯文!天下读书人之脸面岂不都跌在其所行所为之际?”

……

“他一人所为是小,若天下人非议起来,只会说圣上近臣不知分寸,将此罪加诸圣上,卓思衡所为岂不是悖逆无道虏挟圣誉?”

……

众臣口中的话越说越重,太子刘煦越听脊背越冷,他本来只是照例向父皇汇报学课,却不料遇见江南府公事疏送至案头,其中有一封弹劾,父皇见他课业长进,于是顺口要他留下也听听看,却不知翻开弹劾之上奏龙颜霎时变色……

后来便是传召大臣入天章殿议事,说是议事,其实哪有议论的余地,都是在同奏疏一道指责卓思衡行事不端罢了。

太子与卓思衡有恩义之交,人尽皆知,他即便心急如焚,也只能尴尬站在父皇身后保持煎熬的沉默。

可是,连卓思衡曾经的老上司曾玄度曾大人都紧锁眉头一言不发,看来卓大哥此次真的遇见大麻烦了。

皇上安静听完所有人的控诉,重新打开奏章,边看边道:“江南府巡检司说卓思衡夺孝无道,废义忘礼动摇国本,朕不知是否有言重之处,或者未及之情,若真恶劣至此,不如转交大理寺,由御史台协办?”

刘煦心里咯噔一声,如果只是御史台去瑾州核查,那是朝廷去验证地方弹劾的情况是否属实,虽是特事特办,但也属职责范畴的检校之行,大部分地方官有争议的行为如果上达天听,大多由父皇吩咐御史台巡查汇报,再做定夺。但如果交由大理寺,那便是父皇认定此事可以立案,与前者性质天差地别!

他快要急哭了,却一句话都不能替卓大哥讲,否则只会更糟。

“陛下,臣觉得若越过御史台直接递交大理寺,不合乎国家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