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1 / 3)

太子感激范希亮的提前预备,忙问道:“什么事?”

范希亮起身拜道:“圣上给我的谕令里说,要彻查慕州方大人一案,整肃慕州官场。前者我已不负圣恩,但后者确有棘手……慕州府衙里许多官吏都曾经向方大人行贿……行贿的方式便是送上自己的妾室……我审过那些女子,她们也是苦命人,有些不敢指认过去的老爷,有些则害怕罪责加身……我想太子殿下明日借我一些声威,让我可以既能找到这些以裙带谋私利的官员施以国法,方正视听与风气,二来,我也不想让无辜女子背锅,她们已然被视作物件互相赠与,其自身意愿终究无视,她们绝不是此案真正的罪人。若无真正兴起此事之人在背后为己谋利,她们也不能决定什么案情。”

卓思衡心中长叹,表弟真乃天下第一慈爱之官。论理,作为涉案人员,审讯这些妾室符合国法与律例,甚至加刑讯以逼问亦无不妥,但表弟为人断然不会将此苦难施加于弱者之身。

太子也颇为触动,扶起范希亮道:“范知州真乃惠臣善吏,一方百姓有您坐镇,必然心之归处安居乐业。明日到了衙门如何去做,你只管教我便是,我此行本也不是为耀武扬威,一是巡查四仓以了解民间与官场诸多吏治之举,二也是替父皇查看良吏歹人可有造福或危害一方,这正是我分内之事。”

……

于是到了慕州州府百官迎接太子殿下的这日,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和善的储君,虽已知道此处藏污纳垢,但仍然极为温和亲切,半点没有皇亲国戚的架子,顿时令慕州诸官员安心许多。

尤其那位陪同的天官也一路笑呵呵不说话,太子说什么他都说是,看上去也十分好相与的样子。

太子于府衙正堂正位落座后,按照卓思衡和范希亮的教导与自己的理解发挥,充分肯定了慕州如今取得安定繁荣的成绩是来自于在座各位孜孜不倦的进取与爱民之心,非常诚挚地表扬了慕州官吏们的治理能力,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此事已然糊弄过去后,太子才话锋一转,长叹道:“然而方珲一案实在不堪!就算诸位再怎得力能为,我回京面见父皇后再怎美言,也难敌此案所至圣心厌恶……若是此案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岂不美哉?”

第225章

未等太子将话讲完,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几字落定,座下已有人喜形于色,眉毛恨不得跑去别人眼睛上,好教眼神互通来去。

卓思衡和范希亮都不动声色,刘煦也目不斜视,继续道:“方珲方大人于此案固然有错,可人已亡故,又能如何追责?他虽无圣贤之德却也有能吏之才,若真抽丝剥茧一层层扯开,岂不有违死者之大?况且其子已然判过斩监候,便再寻错处,又能寻到哪里?父皇宅心仁厚,他虽为此事龙颜震怒,但也只是惊骇于私德有亏而已。”

这与太子方才的说辞全然不同,然而一棒喝一松动,简直就像打开了秋日里的水闸一般,众官听至此,纷纷出列叩拜齐声道:“皇上圣明!太子殿下仁慈!”

刘煦担心自己演得不够好,还特意起身示意大家不必如此,才最后说出最关键的说辞:“既然这样,我打算就此结案,但还有一事我放心不下,那些方大人的妻妾实在可怜可叹,我想亲自过堂,一来是走个过场,也不好教旁人说咱们慕州州府衙门的闲话,二来是想听听她们将来有何打算又是否有亲眷投奔,也好遣散安抚。”

……

“太子殿下,这些女子都是卑贱之人,怎能由您自污身份来过堂?”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万万不可!”

“这可是有失您身份的事,如何教您亲自为之?”

……

一时堂上炸开了锅,许多官吏十分惊恐,说什么的都有,总之就是要太子千万不能自降身份去审讯方珲的妾室。

刘煦努力维持十分为难的样子说道:“可……我回去也要有所交待,不能一个涉案之人都不过问,这岂不有违父皇信任?”

慕州的大臣们依旧叽叽喳喳一片,却听卓思衡轻咳一声,堂上立即仿佛人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