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鸢忍不住的叹气,也不知道林钰宁走到哪了,转念一想又觉得对不住想想,靖王对林钰宁满腹期望,平日里对想想关心不多,如今又因为想想长得像她,而被落下,也不知道这孩子会不会多想。

张鸢也是这几年才发现,靖王是真的不会养孩子,幸好想想和宁儿年龄相差不大,两人又一起长大,靖王是如何管林钰宁的,林钰宁就如何去管想想,兄弟俩并未因为靖王对林钰宁的看重而心生隔阂。要不然张鸢总担心林想想会心里不平衡,林钰宁被逼的太过,两个孩子越走越远。幸好两个孩子的感情一直都不错,林想想一直都很粘着林钰宁,林钰宁也愿意管着林想想。

张鸢虽是让人对林想想说了,自己无碍要他好好读书,但孝顺的林想想还是一早就回了南春院陪张鸢。林想想进来时,张鸢正靠在软塌上看书,看见小儿子浑身的疼痛都感觉不到了,笑着招呼人坐在自己身边。

林钰宁一脸乖巧的坐下给张鸢说自己今日学了些什么,听得张鸢不住的点头,小儿子并未因为父亲和哥哥不在就偷懒让她放心不少。林想想陪着张鸢用了晚膳,又陪着她说了会话才回了自己的房里。

靖王和林钰宁两个人已经到了驿站,父子俩洗漱过后,靖王就叫了林钰宁进自己的屋子与他说都城的形势。靖王知道林钰宁此次回去,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他,他得提前交代交代,不然回去闹了笑话他脸上也无光。

林钰宁坐在靖王的对面听他给自己讲皇室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些张鸢给他说过,有些教导礼仪的夫子说过,但靖王再次说起,林钰宁也低垂着眼听的一脸认真。靖王的语气突然家中“太子是陛下嫡子,与府上曾经有过摩擦,遇到了他小心行事莫要失礼”

林钰宁低头应是,这事张鸢与他说过,当今陛下一共六子,太子既是嫡又是长,皇帝众臣对他都很满意,二皇子是太子同母胞弟,前些年封了祁王,三皇子是惠妃所出,与太子关系亲近,前些年封了康王。

四皇子的生母早逝又不得皇帝喜爱,在宫外长大和其他皇子们的关系也不亲近,前些年被封了平王。剩下的五皇子和六皇子刚成年都还未成婚,也就都没有封号。太子和靖王府的摩擦,张鸢曾跟林钰宁提起过。

说来还是因着林钰安而起,林钰安小时候是和皇子们一起在上书房读书的,那会太子康王祁王平王和靖王世子还有别的府公子们一起读书。林钰安因着靖王不在的缘故,太后和皇帝对他难免有些偏袒。

平日里一些小摩擦也就罢了,总归是不轻不重的说上几句就翻过去了,可就在林钰安十三岁那年,他喝醉酒,和太子起了争执。太子伴读替太子出头,他打了太子的伴读不说,竟然在太子伴读还手之时,拿刀捅了人几刀,太子的伴读是太子的娘家表哥,身份本就不低,怎能任由他欺辱。

最后太子这位表哥命是保下了,但也落下了残病,这辈子的前程算是毁了,太子和皇后哪能忍,这事闹了许久,最终林钰安也不过是陪着太后去护国寺住了一年就翻过去了。太子一脉自此算是彻底记恨上了林钰安,这也是权势滔天的靖王府世子最后娶了家世单薄的翰林学士之女的缘故。

康王就更别提了,他本来就和太子亲近,表妹徐燕珠要嫁到靖王府时,他就不乐意,奈何太后下了懿旨,皇帝也赞同,他无法只能忍下和林钰安亲上加亲的关系。在徐燕珠死在靖王府的大火中后,康王心中对林钰安的怨恨不比太子少,一共六个皇子,林钰安彻底得罪死了一半,靖王说起只是有摩擦自己心里都有些汗颜。

靖王也想过要不要这么早就与林钰宁说这些,可是他们靖王府不能再去惹储君的记恨了,甚至林钰宁还得尽量和太子打好关系。靖王也曾怀疑过,当初皇帝对着怀孕的张鸢出手,是不是就是害怕再出一个林钰安,还是手握重兵的林钰安,要不然为何知道了两个孩子生母的身份后就再没了动作呢。

靖王沉了沉心神继续给儿子往下讲,倒是林钰宁想到张鸢对他说的,不需要刻意去打关系,只要让人知道自己和世子是不一样的就好。林钰宁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