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里明明有照相机,也有智能手机,却不能拿出来拍照留念,实乃人间一大憾事。
罗家这边一日日地做着豆瓣酱,时间很快就到了夏收的时候。
这一年夏收,西坡村很多村民都用上了打谷机,不是整个村子用一台那样,而是自家就有一台打谷机。
从前罗用他们刚做出来燕儿飞的时候,也是村民们手头上都还没有多少积攒,也是大伙儿觉着这个燕儿飞虽然新奇但是并不算很实用,等到买打谷机这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别看这村子里的人就是卖卖豆腐织织毛衣的,挣得好像也不是很多,但是他们花销少啊,但凡有几个钱,基本上都是攒起来的,这时候打谷机这东西出来了,这么实用的农用机械,罗三郎还给他们本村的人让了利,很多人咬咬牙,便从家里掏了存款出来买一台,有了这台打谷机,那麦子收起来就能省不少力气。
待到这一年的麦子收完了,地里的玉米也都结出了一个一个的玉米苞,村人知晓罗三郎兄妹几个都爱吃嫩玉米棒子,最近这段时间就有不少人往罗家院子这边送嫩玉米棒子来了。
罗家兄弟姐妹几个,每天都要烀一锅嫩玉米棒子,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拿一根啃啃,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呢,一个个都挺能吃,吃了也不见胖,尽窜个儿了,六郎七娘那两个去年刚做的白麻短褐,今年穿着就短了一截,罗用也不管,短就短点吧,村里的小孩都这么穿呢。
罗家现在已经出了孝期,照理说是不用再穿白色麻衣了。
不过在眼下这个年代,一般农户也穿不起多好的布料,大多也不舍得花钱去给布料染色,所以基本上都是穿的白色麻衣,那些诗歌史料里提到的白衣、白丁这些个,指的便是平民百姓。
另外唐代这个时候也有品色服的说法,不过基本上也就是给官服的颜色分了一个等级,虽然也有说了普通老百姓只准穿白色的,但是显然没多少人把这个话当回事,好多商贾农人也穿染了颜色的衣服,并未见有人因此获罪的。
唐初这时候的民风是带着几分彪悍的,再说前些年国内还有好多造反的呢,眼下这时候边境也还有强敌,当权者还是希望社会安稳多一点,至于颜色这回事,反正我是这么说了的,你不穿就不穿吧,反正只要别闹出什么大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像西坡村这样的小村子,从前基本上人人都是一身的白色麻衣,最多就是像林家那样的人家,能有几件带颜色的衣衫,罗家他们全家人加起来,也就罗用一个人能有一件深蓝色长袍。
最近这一两年,在他们村子里,穿赭色和青色衣服的人渐渐也多了起来,话说这衣裳的颜色一多起来,他们这个村子瞅着都比从前精神了几分。
不过罗用觉得这白色麻衣其实也不错,若是搁在后世,像这种纯天然纯手工的布料买起来可也不便宜,尤其如果再用草木灰和石灰粉浸煮一番,这些麻质的衣服就会变得很白很干净,他们家这些小娃娃们穿在身上,也都挺好看。
再来说这嫩玉米棒子,也就嫩的时候才好吃,待后面越长越老,咬在嘴里就没有那么软糯香甜了。
村人们最近就眼巴巴等着收玉米呢,待收回来玉米晒干了,还了三郎那边的,剩下的种子便都是他们自己的了,这些玉米种子若是担到县里去换钱,得换回多少钱来?
“三郎,你帮我看看这信里头写的甚?”这一天中午,过了午饭时间以后,林五郎拿着一张信纸来到罗家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