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3 / 3)

成小曲儿唱了招揽客人。

尤氏也甚爱听这些卖果子的小曲儿,因此便点了点头准了妙儿的请求:“好,妙儿想听我们走近些便是,正好顺道瞧瞧有什么新鲜的果子,我们拣几样买回去吃。”

妙儿一见尤氏答应,当下便拖着她的手、大步的往那果子铺奔去,还没奔到铺子前面,就听到了一道婉转动听的歌声:“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才离瓦市,恰出茶房,迅指转过翠红乡,回头便入莺花寨。”

“须记得京城古本老郎传流,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

妙儿循着歌声望去,见那名为“梁家果子铺”的果子铺外头站着的彩衣女子,正扬着手中的彩帕唱着曲儿替店家招揽生意,那彩衣的女子歌喉十分动人,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望,甚至有几人还被吸引得马上进了那梁家果子铺,看样子是被彩衣女子唱的内容所吸引,想尝一尝梁家果子铺里头卖的新鲜果子。

被妙儿拉着的尤氏,显然也被彩衣女子的唱词所打动,冲着那“家园制造,道地收来”几个字,便想进那梁家果子铺挑些新鲜的果子买回去。

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

一直转着小脑袋四下张望的妙儿见了,赶忙伸手扯了扯尤氏的袖子,指着对面那家名为“李家果子行”的店铺说道:“娘亲,那还有一间呢!”

就在此时,对面李家果子行请来的娼伎也不甘示弱,只见那对年纪较轻的娼伎马上用力的挥动着手里的彩带,边舞边歌:“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这里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廕廕、美甘甘,连叶儿一块儿整下的黄橙绿桔;也有松阳县软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带粉儿压扁的凝霜柿子;也有婺州府脆松松、鲜润润、明晃晃,拌糖儿捏就的龙缠枣头!”

只见李家果子行的唱伎一口气报出了三、四种时令果子的名称,且还外加了一些修饰词和形容词,引得路人听了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有些孩童听了甚至还馋得滴出口水来。

那两名唱伎似乎晓得“一鼓作气”这个理儿,只见唱伎甲唱出了三、四种果子名后,唱伎乙就吊着嗓子接下了她的话音:“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这里还有蜜和成糖制就细切的新建姜丝儿;也有日晒皱风吹干去壳的高邮菱米儿;也有黑的、黑红的红魏郡收来的指顶大瓜子;还有酸不酸、甜不甜,宣城贩到的得法软梨条!”

“俺也说不尽果品多般,略铺陈眼前数种。香闺绣阁风流的美女佳人,大厦高堂俏倬的郎君子弟,非夸大口,敢卖虚名,试尝管别,吃着再卖……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那唱伎乙的歌声似黄莺啼叫般婉转动听,嗓音中更是充满了挠人的意味,歌声虽歇但尾音颤颤,令人生出绕梁三日、意犹未尽的感觉来。

于是待唱伎乙唱完那卖果子的小曲儿,尤氏也已经改变主意转身进了李家果子行,而妙儿也从尤氏的举动瞧出这两家果子行打擂台,最终还是李家果子行略胜了梁家果子铺一筹,眼见着李家果子行的生意马上就比梁家果子铺好了几分。

跟着尤氏进了果子行的禾花,一边以崇拜的眼神看着果子行门口那对唱伎,一边同刘婶八卦道:“昨儿我们村的翠花比我们早一步进城走了一遭,回来和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姐妹说,她进城后足足在这果子行外听了一下午的唱曲儿!”

“听了一下午?她该不会是专程进城来听这个的吧?”刘婶边说边冲那唱伎努了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