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 / 3)

不同,都是靠文字赚取银钱。

但若是要张大郎写契书和状纸,那可就有些困难了!毕竟张大郎书读得再好、今年也不过十岁,阅读尚浅,哪能和那读了十几年书、又已经经历过不少事的书生相提并论?

于是张大郎只能一脸沮丧的继续寻找门路,很快他就发现长街两旁的茶馆里聚集了不少书生,那些书生看起来不像是去喝茶的,倒像是特意去给茶馆里的茶客吟诗作对,于是张三郎一时好奇、忍不住拉着张三郎进去一探究竟。

张大郎兄弟钻进一间小茶馆听了好一会儿,再拉着人四下打听了一番,才晓得原来那些书生是在“卖酸文”,这也算是一种文人赚去银钱的门路。

所谓“卖酸文”,一是指有些识文断字之人,依其机敏智慧,针砭时弊、制造笑料,写出文章或诗句来出售,赚钱以糊口;还有种伎艺人,专以滑稽、讽刺的表演取悦于人,也谓之为“酸”。

张大郎倒是想卖酸文赚几个钱,但他看了几个书生写出来的文章和诗句后,马上就自叹不如,尤其是有个卖酸味的小书生、看上去年纪和他相差无几!于是张大郎一边为自己比不上人家而感到惭愧,一边灰溜溜的拉着张三郎退出了小茶馆。

于是卖酸文这一条路也走不通了……

此时张大郎兄弟已经把几条长街都逛了个遍了,眼看着日头已经挂在了山头、过不了多久天就要黑了,于是张大郎只能对张三郎说道:“我们先回家去吧!明儿再好好的商量怎么赚钱……”

说完张大郎便带头往城外走去,紧跟在他身后的张三郎则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大哥,我看当闲汉就不错,只要替人跑跑腿就能赚取银钱!反正我们也不是常常到酒菜店给人跑腿,学院一有那抄书的活计我们就不用来了。”

张大郎对当闲汉还是有些抵触,于是紧紧的抿了嘴不回答张三郎的提议、只埋头赶路。

张三郎见了便又说了句:“我们兄弟俩年纪都不算大,看来看去也只能做这个了!还是大哥有本事学着那些书生卖酸文?”

张大郎还没那样的本事,于是他最终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就听你的吧!明儿开始一有空我们就到酒菜店里替人跑腿。”

张大郎虽然不得已做了这样的决定,但见识了捉刀人和卖酸文的书生、如何靠自己肚子里的墨水赚钱养家糊口后,张大郎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比以往更加用心读书,争取早日增强自己肚子里的学问!

这样一来,张大郎就算一时半会儿不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将来也能多些赚钱的路子,替母亲分一分肩膀上的胆子。

于是自从尤氏呕血后,张大郎兄弟除了上学读书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打各种小短工上。当然,张大郎兄弟打小短工一事、一直是瞒着尤氏秘密进行的,而尤氏则依旧是一有空就手里绣个不停,母子三人倒也算是齐心协力、用各自的法子赚只属于他们的私房钱。

而妙儿见母亲和兄长天天都这么辛苦,本该挑起养家糊口这个重担的张光、却依旧不务正业,且还无耻的提出要把那翠鸟开脸抬成姨娘!

尤氏已经不打算管张光那些破事了,因此张光说要纳妾、尤氏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家里已经没养姨娘的闲钱了,老爷要是想纳妾我没什么话好说,不过这养姨娘的钱得老爷您自个儿挣去!问我要我自是没有,老爷有本事也大可去问三弟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