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做事也秉承谨慎稳重的原则。且因张大郎身为长兄,身上背负的担子和责任也比别人重的缘故,他做什么事都要再三思虑、大部分时候都不愿意冒险,以此让自己绝不能出一点差错、连累了弟妹……
因此哪怕妙儿把道理都说透了,张大郎也依旧摇头、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典当那套头面,似乎把尤氏留下来的头面卖了、比砍了他的头还让他难受!
妙儿见状倍感无奈,心里也忍不住有了丝丝感叹其实大部分时候,妙儿都觉得张大郎这个兄长很不错、很靠谱,不但富有责任心、还很有兄长的风范,对他们这些弟妹也都十分照顾。
但这张大郎好是好,但有时候却太过固执迂腐、不懂得变通了!尤其是要做某些较为冒险的事时,身为保守派的张大郎一般都会投反对票,让妙儿每次都颇为头疼、总是要变着法子说服他才行……
于是妙儿苦劝无果后,最终只能私底下偷偷的把张三郎找来商量。而这张三郎的性子则正好和张大郎相反张三郎平日里虽然总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儿,但实则是个性子圆滑、有着几分痞气的小子,可以说是张大郎眼中的反面教材。
而张大郎太过老成守旧、迂腐古板;张三郎却活泼得过分、天天没个正形儿,有时让人觉得他鬼点子很多、有时则让人觉得他十分不靠谱……
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哥哥,时常会让妙儿觉得头疼,心想明明都是一个娘教出来的,张大郎和张三郎的性格怎么就相差这么多呢?
甚至有些时候,妙儿还希望两个哥哥能够中和一下、取长补短,这样就很完美了!
比如妙儿把典当头面换钱做小本买卖一事、一对张三郎说了,张三郎马上不假思索的拍掌赞同,并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不用三年就能把本钱赚回来!还自夸说脑子灵活好使,真做起小本买卖来他一定会多想几个点子。
妙儿其实早就料到张三郎准会答应,她找张三郎来其实不是为了商量做什么小本生意,是想和他商量怎么说服张大郎这个大哥……
于是妙儿很快就打断了张三郎的高谈阔论,给他泼了一盆子冷水:“三哥,大哥不同意典当那套头面,你出再多的主意也没用!”
张三郎闻言非但没被妙儿说得沮丧,还自信满满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对付我们这个古板迂腐的大哥,我们只要对症下药、抓住他的软肋就行了!只要他的软肋被我们抓住,那他什么原则都会放弃、什么事都会愿意做!”
妙儿斜眼看着自信满满的张大郎,持怀疑态度问道:“你晓得大哥的软肋是什么?”
“等我把他找来当着你的面劝说他,你就知道我晓不晓得了!”
张三郎说着马上兴冲冲的奔去找张大郎,不一会儿就把他给拉进了屋,少见的收起嘻嘻哈哈的神色、故意摆出了一脸严肃的样子:“大哥,妙儿已经把想典当头面一事和我说了,我仔细的想了想、觉得妙儿的主意可行!我们是得想个法子挣点私房钱了,不能就这样干耗着!”
“不行!这件事我早就和妙儿说清楚了娘留给妙儿的那套头面我们绝对不能典当!否则我们这两个当兄长的就太过无能了!”
“大哥你别急着反对,先听我把话说完!你难道不想上京赶考了?你难道想日日挑灯苦读、到头来连考场都进不去?你别和我说爹和二娘一定会凑齐盘缠给你,更别说你想再继续向大舅父借钱!”
张大郎不假思索答道:“我没这样想过!”
“那你想怎么做?你不是早早的就和我们保证,说你将来一定会考取功名、出仕为官,让旁人不敢再小瞧了我们三兄妹吗?你不是说一定要让弟妹以后过上安稳的日子、不再被人欺负吗?你连上京赶考的盘缠都没,今后如何实现这些诺言?”
“我……”
第三十二章 启发
张大郎才艰难的开口说了一个字,张三郎就摆了摆手示意他别多说,随后自顾自的往下说道:“还有妙儿的嫁妆怎么办?那徐家也不是寻常的人家,我们能让妙儿寒寒碜碜的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