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前出现过三位嫔妃同时有孕,这次纳喇答应独自一人的高光。不过这次的风头也没有持续太久,后宫众人的心思也不在谁的肚子上,而是争相竞选跟着皇上下江南的名额。
这可是皇上登基以来,第一次去江南水乡。平日里见惯了北方的山水,下了江南还不得被那边的景色迷了眼。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不爱管事,太后满心满眼里只有蒙古嫔妃和大胖孙子,这两条路堵死后,嫔妃们只有皇上这一条门路可走。
康熙本人也没想到嫔妃之间也争得那么厉害,琴棋书画,各色才艺全都过了一遍,八月的紫禁城,跟文艺汇演似的,他看了一场又一场,最后不得不跑到乾清宫里寻个清净。
皇上接连五六日不去后宫,这可是大事情。太皇太后问责梁九功,太后也时不时来敲打他。
梁九功的小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睁眼醒来就是挨训,却又想不出来劝皇上去看谁。
终于,等到皇上主动开口,“走,去慈宁宫。”
--
上书房。
南巡的风也吹到了这里。
康熙前些日子曾许下金口玉言,哪位阿哥的功课好,就带谁去。这句话就像跟萝卜,吊着他们认真读书。
其中最认真的当属大阿哥。
草原他已经去过了,南边他可一次都没去过。
只要努力一个月,就能离开上书房,离开紫禁城,到江南逍遥快活,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二哥,你去吗?”胤禛悄声问胤礽。
额娘一早就与他说过,汗阿玛要她留在京城,既然额娘不去,那他也不去,就留在宫里陪着额娘。
上一回他跟着汗阿玛去过木兰围场,见过草原风光,可太子二哥一直在宫里,哪儿都没去过。
这回,汗阿玛总得带上二哥了吧。
胤礽握着书卷,听到胤禛的话微微抬眸,“这事还未定。”
听闻这话,胤禛叹了口气。
关于太子二哥的事,汗阿玛总是分外谨慎。
胤礽仿佛习惯了般,反倒安慰起胤禛来,“这次去不去都无所谓,等将来咱们长大了,哪里去不得。”
三阿哥顺便听了一耳朵,跟着道:“就是,将来领了差事,有得是出京的时候。”
如今,三阿哥与太子和四阿哥走得近,与大阿哥那边也能说上话,算是两边都处得关系不错。
胤礽笑着问他,“荣娘娘去吗?”
“二姐去,我额娘肯定要跟着去。”三阿哥道。
康熙对儿子们严格,对几个女儿很是宽容。四位公主都跟着去,连带着生母也得了殊荣。
三阿哥话音刚落,上书房的阿哥们都不禁羡慕起几个姐妹来。
阿哥们在上书房唉声叹气,公主们聚在慈宁宫喜气洋洋。
太皇太后给这群曾孙女做了许多衣裳,又一人赏了好几匹上乘的料子,哄得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笑个不停。
“还是老祖宗疼我们。”二公主道。
大公主素来端庄持重,二公主风风火火,三公主文静内敛,四公主机灵活泼。
二公主和四公主一唱一和,太皇太后心情大好,午膳都多用了半碗饭和两个饽饽。
“比起上书房那群皮猴儿,还是女儿家可人疼。”太皇太后拉着大公主的手说道。
“兄弟们长大了为汗阿玛分忧,我们替汗阿玛尽孝心,陪着乌库玛嬷也是分忧。兄弟姊妹们殊途同归,总归都是为了大清和汗阿玛。”大公主在太皇太后和康熙跟前,是个说话有分量的人,哪怕是养女,也排在几位妹妹前头。
太皇太后看向大公主的眼神更加满意,恭亲王生了个好女儿。
康熙一进门听见的也是大公主这话,心里跟喝了蜜似的。
几位公主起身给康熙行礼问安,康熙亲昵地叫起,一一问过几个孩子的近况。
“虽说最近天热,但你们一早一晚也切莫贪凉。”康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