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3)

下得好大的成本。

“如果朔方城和恒安镇打不下来,后面也别想跟突厥人打了, ”左平捏了捏眉心,“我们还在商榷攻城的日期, 陆将军的建议是, 宜早不宜晚,但我不想打没把握的仗, 最好让士兵调整一段时间再打比较好。”

将领之间出现意见不合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 都由主将拍板,可惜左平身边有陆文许这么一个监军,难免束手束脚。

林菁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道:“几天前我进了朔方城一趟,从他们的皇宫里偷出了布防图,这是我凭记忆默下来的,你先看看。”

左平接过来,下意识道地说道:“太好了,你居然有朔方城的布防图……”

等等,他听到什么了?

左平一下子站了起来,他捧着那张薄薄的信纸,看到上方绘制的城防图,声音隐隐有些激动地重复道:“这是朔方城的布防图?”

林菁点了点头道:“虽然这张图最大的作用便是在一场攻城战上,不过,也可以让我方避免过多伤亡。”

左平原地来回走了两步,他心中已经被炸起了翻天巨浪!

布防图决定了守城时每一个城门的兵力、补给运输、后备军调度等关键信息,当然最重要的是,有经验的将领可以从这上面分析出领兵之人的带兵习惯,有道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人的行为是有迹可循的,他曾听说当年林家有一本名册,里面记录了林氏战将所遇敌人的各种计谋和战况详情,用来分析诸将领的带兵 习惯,分析他们的调兵轨迹,甚至是他们的家庭、出身、嗜好和敌人。还有人说这名册里不仅仅是敌国将领,甚至大昭的将领也在里面。

这样的林家人甚至让人产生了被掌控的恐惧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惜这本名册在那场大火中消失了。

林菁从左平脸上变幻的神情中猜到了他在想什么,《百将录》早就由兄长默了出来,其实林家对拿捏这些将领的小把柄根本没兴趣,他们获取信息是为了从上百名 当代将领及古时将领的带兵习惯中,推演出大多数人的行为轨迹,再结合兵法纲要,总结出了八十一种对战模式,分“龙战于野”、“固若金汤”、“上善若水”等 九篇,这世界上没有不努力就能取得的胜利,这些宝贵的经验,才是林氏的不传之秘,也是林菁行军打仗的依仗。

她不是天才,是逝去的长辈们帮她撑起了林家的名号。

林菁缓缓道:“按照布防图的兵力部署,朔方城还会有援军陆续抵达,城里里有胡人商贾支援,暂时不愁粮草,在第一次攻城后,我们要占据有利地形,想办法把整座城围死,断了他们的一切希望。”

左平已经平息了下来,他重新坐在林菁对面,一边看着布防图一边道:“陆将军是对的,我们应该早一点攻城,只是第一次攻城必定会失败,我们必须拿到一些彩头才好继续激励士兵,嗯……对了,把你营里的精兵留着备用,剩下的人都调到前线来。”

林菁不高兴:“先别调我的人啊,补兵很难的。”

左平敲了敲桌子道:“第一次攻城需要的人比较多,我帮你处理军营里的刺头好不好么?”

“不用了。”林菁微笑着道,“我正想向军使汇报,营里的刺头被我杀了一百多人,现在已经没事了。”

左平:“……我接管右威卫的时候只杀了十来个人,你这手够黑的。”

他向林菁看过去,分明还是个脊背孤直的小姑娘,可想到幽州大营防卫战、金山对抗数百骑兵团的游击战、甘州居延海大战、甘州守城之战……她越发杀伐果断,雷厉风行了。

林菁没顾得上感慨,她心中一边盘算一边道:“想要彩头也不难,攻城的时候,我来打前锋吧。”

“攻城前锋可都是由流寇罪犯打头阵的。”

林菁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你也看到这布防图了,想必你和其他将军和参军们会商讨出一个完美的对应策略,但想讨个好彩头就难了,我帮你摘一个脑袋,你记得算我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