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月日益临近,裴少淮的重点仍是放在抗倭上,去嘉禾卫比去双安州衙还勤。

包班头常常要渡海到嘉禾屿上,才能见到知州大人。

每日早晨,裴少淮一听到燕府的马厩有声响,他便提着乌纱帽出门,正正赶上燕承诏的马车准备出发。

“燕指挥等等,捎我一程。”每日都是这一句。

偏偏末了还要添一句:“能省一点是一点。”能一辆马车就不分两辆。

燕承诏冷脸,说道:“裴知州的马不骑不用,养在马厩里它也吃草。”

“少走一点,它就能少吃……少吃一点。”

“……”无言以对。

两人乘坐马车到了渡口,又乘船渡海前往嘉禾卫,拢共要花去两刻钟。

不管路上如何调侃,一旦进了军中营房里,研究防倭策略时,两人的神色都严正起来。

燕承诏善于带兵、练兵、用兵,短短一个多月,齐、包、陈三族送来的船员,便已多了几分训练有素,能当半个兵用。

训练有度,恰到好处。

裴少淮亦开始发挥他的所长,筹备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