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选书童,一定是选学习好的。
可是,沈桑宁想到齐行舟的性子,若再配个沉默寡言的书童,两个人岂不死气沉沉?
何况将来,齐行舟还有概率会成为前世那般狠人。
还是给他配个阳光开朗的书童吧。
就像裴如衍和陈书这种搭配,陈书话也不少的。
想着,沈桑宁便问方端午,“你很想读书吗?”
方端午恳切地点头,“我爹说,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但我家穷,读不起书。”
期间,袁思位看看方端午,又低下了头。
沈桑宁又问:“倘若我不留你,你当如何?”
七岁的方端午未经思考,脱口而出,“那就再看看别家,总会有机会的。”
倒是天真不藏事,沈桑宁抿唇笑了笑,又看向袁思位,“你呢,你不缺书读,为何还来做书童?”
袁思位双手捏着衣角,“我爹说,我只会死读书,只有给大户人家做书童,才有机会进最好的书院,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听完,沈桑宁竟有些纠结,这个回答,她也很喜欢。
又让玉翡将齐行舟喊来,让他自己选一选。
出乎意料的,是齐行舟选了方端午。
袁思位有些失落,但还是规规矩矩地告别,跟着玉翡走出去,一双小短腿快速摆动,才跟上玉翡。
屋内,方端午面上欢喜,“公子,我一定会好好跟着您读书的,请多指教!”
说着又激动地鞠了一躬。
齐行舟肩膀一动,被吓一跳,老成道:“嗯,不过要安静些,不要急躁,话也要少一点。”
被嫌弃聒噪的方端午愣住了。
沈桑宁看这两个半大孩子,齐行舟确实沉稳很多,有点小夫子的样。
古怪的是,他喜欢安静的,却不挑那个话少的,自个儿挑了个话多的,然后要求少说话。
沈桑宁让下人带方端午回去,回家准备准备,明日开始就要常住公府了。
待方端午离去,齐行舟寡淡的小脸,悄悄扭向沈桑宁,“阿姐。”
“嗯?”沈桑宁招手。
齐行舟走到她面前。
站着的小少年,比坐着的她还矮一些。
“最近是不是长高了?”沈桑宁比划了一下。
许是公府吃的好,且有厨子会专门调配,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餐食,更有营养。
齐行舟脸颊默默勾起,“阿姐,我想考童生,今年。”
沈桑宁手一顿,“那让你姐夫帮你报名,不过你不用有太大压力,你才七岁。”
语罢,见小少年眼中升起的斗志光芒,她就知他没听进去。
下一瞬,就听他认真道
“六岁就可参加童试,姐夫六岁就是童生了,而我今年已经七岁了。”
他竟是在和裴如衍做比较。
沈桑宁哭笑不得,“你不用和他比。”
“阿姐,”齐行舟眼神坚定,“我不能给你丢人的。”
“我一定会考中的。”
他认真坚决的样子,让她心生疼惜。
看着弟弟的眼神,柔和得就像母亲看儿子的慈爱之色。
正在此时,紫灵跑了进来,“少夫人,扬州来信了。”
是姜璃的信。
沈桑宁急着伸手,“给我看看。”
齐行舟见状,眸光暗了一分,“阿姐,我先回去看书了。”
“嗯,”她还是那句话,“你莫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论考得如何,我都是你的姐姐。”
齐行舟嘴角轻抿,“嗯。”
转身走出去时,眸中似装进星光,嘴角扬着,两颊都鼓了起来。
沈桑宁拆开信,整整三张信纸。
第一张,姜璃诉说着到扬州时,准备大干一场的激情兴奋。
第二张,是信还没寄出去,姜太爷就发现扬州蛀虫,河道款护送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