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裴如衍的名义,但是她的字迹。
谢霖此人,虽有时候不着调,但在正事上的能力,沈桑宁没有怀疑过,毕竟前世也有过交集。
何况裴如衍能选择这位表弟,也代表信任。
沈桑宁相信裴如衍,因此相信谢霖,不过在信的末位处,她夹带了点私货。
“吾妻之友,姜氏之女姜璃,此行与其祖父一同治河,表弟若有机会,请帮忙看顾一二,不胜感激。”
“扬州之危,若安置百姓的银两有所短缺,吾妻有财,尽可开口。”
裴如衍,妻代笔。
沈桑宁写完,将信封封好,交由陈武,找裴如衍养的心腹快马加鞭送去金陵。
然后她也没闲着,出了府去,将存在钱庄的银票、酒楼和绣衣阁能够提取出来的银钱归拢到一起,放在盒子里拿回来。
治河是极其耗钱的,先前让姜太爷去治河,国库就已经出了好大一笔官银,这次整个扬州沦陷,不仅要重修河堤,还得安置百姓,重建扬州城,这开销……
前世好像是国库出了一半,剩下一半让富商们捐款了。
但是要从富商口袋里掏钱,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自古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为末,捐款反而要冲头一个,谁能愿意。
沈桑宁愿意,上天给了赚钱的能力,自然也该做些贡献。
可惜自己现钱不多,因为先前还让紫苏带走不少钱出去开拓。
沈桑宁看着硬凑出来的二十万两,陷入沉思。
这里头还包含了裴如衍的私房钱。
天还未亮。
被宣的官员陆陆续续抵达御书房,御书房内气氛凝固,宫人们大气不敢喘一个。
裴如衍不是第一个到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左边站着上峰吏部尚书,右边站着自家舅舅平阳侯。
皇帝不说话,没人说话,众人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晋元帝的白头发又多了几根,冷着脸,看着姗姗来迟的二皇子。
第287章 世子接下赈灾任务
谢玄看着还没睡醒,双眼一点戾气都没有,不论谁对上他的眼睛,仿佛都能被他的睡意感染。
脚步还没站稳,迎面飞来一本奏折直接拍在脸上。
“还没睡醒就滚回去!”
晋元帝的怒声如重锤,谢玄一下就清醒了。
“父皇恕罪,儿臣醒了。”
谢玄惶恐地悄悄往上首瞧一眼,弯腰去捡奏折,小心翼翼地上前两步递回去,奈何晋元帝不接,他硬着头皮将奏折放在御案上,然后退回去,站在舅舅李丞相身边。
众臣噤声,被宣召的大臣们多是紫色官袍,按大晋的官员服制,正三品及三品以上为紫袍,三品下,五品上为红袍,五品下七品上为绿袍,七品下,如下县县令为蓝袍。
正一品文官为紫袍加玉,正一品武官为紫袍加金。
御书房内,只有李丞相和镇国公为紫玉紫金,只有裴如衍和工部左右侍郎还是红袍。
晋元帝懒得再看谢玄,反而朝站在最后头的姜御史望去。
姜御史双眸无神,黑紫的唇色没有半点生机与活力,面庞都是哀戚沉重。
晋元帝看了眼他那要死不活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转而望向户部尚书,“国库还有多少银子。”
“陛下,这些年来为减少各地流民,花销不少,虽无大战,但边境诸国屡屡试探,一日不可放下戒备,几十万战士驻守边境,每年所需军饷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何况自您登基以来,兴建书院商街,又取消了夜市,还将税率减半,国库能攒下来的银钱实在不多啊!”户部尚书拱起双手,和往常一样的开场词。
这段话,在场众人在朝会上都不知听过几遍了。
晋元帝只问,“你又说没钱,那朕问你,扬州百姓要怎么办?”
户部尚书低垂着头,面如菜色,“陛下,扬州修堤筑桥的三十万两官银,当初已经拨给姜老太爷了,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