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若是自己自小在宫里长大,裴如衍说不准还真会成为她的老师……打住!不能做这个假设,有些大逆不道了。
可现在,裴如衍又不是她的老师。
谢桑宁再度站起身,挺直腰杆,刻意后退一步,“裴大人,你看清了,我可不是你的下属,你以后不许跟我打哑谜。”
裴如衍正色地点头,“嗯,公主说得对。”
这话怎么这么像在呛她呢,谢桑宁再退一步,“你再说!”
裴如衍失笑,“夫人还要接孩子回来吗?”
“接啊。”她道。
“那走吧。”裴如衍自然地靠近,牵起她的手,朝外去。
两日后,晋元帝颁布数道嘉奖表彰的圣旨,去了各位捐款的商贾与捐款数额较大的臣子家中。
其中有一户姓江。
传旨的太监到江家时,朴素的小院里种了不少蔬菜,都快要无处下脚了。
直到看见穿得单薄的老年男子提着木水桶浇地时,太监惊讶地擦了擦眼睛,“江大人?”
确认就是江大人,太监端着圣旨上前,“哎哟江大人,您怎么还干这粗活呀。”
江大人摇摇头,“活哪有粗的细的,都是生活。”
此时在庖厨的江夫人弯着腰走出,眯着眼睛,“是谁来啦?”
江夫人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的眉眼有些眼熟,太监想了好一会儿,终于记起,正是前阵子在朝堂上做证人的小女孩。
“这……”太监想问。
小女孩仰着头看向江夫人,“祖母,是宫里有圣旨来了。”
“圣旨?”江夫人赶紧拉着小女孩出来。
太监想问的话又咽了下去,顺势摊开圣旨,“陛下有旨……”
圣旨是口头褒奖,但江大人夫妇听了,却很欢喜。
江夫人欲回房给太监端茶喝,周妙素快一步跑进屋,端着茶出来递给太监,还塞了两颗糖给他
“多谢公公,多谢陛下。”
太监环顾了一圈朴素的小院,想着江大人致仕前,是朝廷的四品官员,致仕后竟过得这样普通,就跟普通的老百姓一样,太监心有感慨,不曾拒绝递来的好意,喝了碗茶才离开。
重新变得安静的江家内,并不冷清,两老一小各司其职。
竹阳书院。
齐行舟回来上课了。
虽然也上不了太久,因为陛下要开宫学,但宫学正式开课没那么快,所以他还是会在竹阳书院学习一段时间。
很久没见的朋友看见他,激动坏了。
包赢和甄斐围着他打量他有没有缺胳膊少腿。
“阿舟,你家的传奇故事我们都听说了。”包赢嗓门不小。
一句传奇故事,将整个斋的小朋友都引了过去。
哄闹之际,几道匆匆脚步渐近。
端着圣旨的太监领着小太监们走进斋内,后面还跟着山长与任课夫子。
“安静”尖锐的太监声带着严肃。
众孩童顷刻间噤声,以飞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坐好。
太监摊开圣旨,将圣旨上一长串的名字全部报了一遍,“天道酬善,人道贵仁,少年心存大爱,犹为可贵,朕闻竹阳稚子慷慨解囊,捐资为解国之困顿,其行可嘉,其情可悯,实乃国家之幸,社稷之福也。”
第550章 旧仆入京
“稚子虽幼,其品德之高洁,志向之远大,足为天下孩童之楷模,朕望天下孩童,皆能以此为榜样,心存善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则我朝风气必清,人心必正。”
“今特颁此旨,以资表彰,赐诸位以“仁善小义士”之美誉,并赏以文房四宝、精美玩器各一套,以资鼓励。”
太监宣旨完,只见小孩们坐得更正了,眼睛都像放了火光似的。
再将准备好的多道圣旨交到各位小少年手里。
小少年们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