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好事吗?

许氏这样想着,心下越发安稳起来,思谋着事后就把京郊那十来亩水田划归于二房名下,既厚待了二房,也免得沈氏总惦记着。

“陛下是个孝子,当年安王兴兵之事,长公主也帮了不小的忙。”许老夫人的迟缓的语声响起,并不是在回答许氏的问题,而是在阐明造成今日局面的根本原因。

元嘉帝登基十五年,头十年可谓艰难。而在动荡的局势之下,萧太后与长公主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背后,皇帝对她们的纵容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如今并非当年,但那些情分,陛下也不能不顾。”许老夫人又补了一句。

陈滢知道,这些话皆是说给自己听的。

不是国公府不肯周旋,而是帝心偏向了长公主那一头,国公爷也无能为力。

房间里静默了一会,仍旧是许氏开口:“三丫头一人进宫,合规矩么?”

彤云落下殷红的光,照在她的脸上,半明半晦,带着种不真实的虚浮感,似是凭空出现的一座美人浮雕。

许老夫人动作缓慢地将手搁在凭几上,语声也同样地缓慢:“无职外妇无召不得进宫。如今有了太后娘娘的口谕,这便是有召。既是有召,那就合规矩。”

许氏蹙眉思忖了一会,提议道:“要不,我现在就给宫里递牌子罢。我也不求见太后娘娘,只说要给皇后娘娘请安。只消皇后娘娘应了,明儿我便能陪着三丫头一起进宫,也免得叫她落了单。”

“这怕是不妥。”许老夫人微微一叹,语气有些无力:“你这主意纵然好,可太后娘娘这是打定主意要单独召见三丫头,想必早就留了后手。就算你递了牌子,宫里也不会即刻回话的。”

语中未尽之意却是,国公府的人越是急于进宫,太后娘娘就越会不喜,相应地,陈滢明天的日子就更不好过。

许氏自也明白这个道理,便也不再说话了。

总归她已经尽了力,再多的她也做不到。

许老夫人此时亦不再言声,只看向了陈滢。

老人家有着一双上挑的凤眼,眉长入鬓。年轻时,这模样应是妩媚动人的,只是而今年老,那眼中便也没了当年的转盼多情,幽暗时如狐、凌厉时如刀,却是与美再也不沾边儿了。

“三丫头,你如今可悔了?”她问陈滢道,眼睛微微一阖。

许氏拿帕子的手紧了紧,心里有点不大舒服。

陈滢之所以有今天,根本原因还在陈漌的身上。许老夫人这时候问陈滢悔不悔,许氏觉得脸上有点下不来,却又不好说什么。

陈滢起身,平静地道:“孙女不后悔。”

许老夫人的眼睛睁开了,瘦削的脸上,绽开了一个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