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2)

便在陈滢如此作想之时,忽听远处传来“咿呀”一声门响,旋即便有足音轻悄,间次响起,听来正是宫人们行路时的声音。

她不由心头微凛,抬头望去,目力所及之处,是一片华丽的朱裳翠裙,那道神秘的朱漆小门,此时竟是洞开,十余名宫人自其中鱼贯而出。

“真巧。”萧太后以极轻的语声说道,语中似含了几分讥诮。

此时,那队宫人已然分列于月洞门的两侧,一个穿泥金绡纱裙、戴九珠金凤钗的美人儿,飘飘洒洒地行了出来。

“姐姐今儿也来了,真是巧得很。”甫一见萧太后,那美人儿立时远远笑道,语声滴呖如珠落玉盘,竟是说不出地好听,说着话她已是快步上前,发上珠钗随步履晃动,“飒飒”轻响,仿若带着某种韵律。

萧太后立在原处未动,语声却是随后响起,温和亲切,再不见方才的那一丝讥嘲:“听闻妹妹身子不适,哀家委实担心了好几日,今见妹妹健步如飞、面色红润,哀家这心才彻底放下了。妹妹想是大好了罢?”

言语往还之间,那美妇已然行至萧太后身前,脚步一顿,再一提,上前半步,轻携裙摆,屈身一礼。

大片的裙幅铺散在她周身,泥金衬着碧草,金钗映着绿水,这一屈身间的风情,直若春花初绽,美得叫人挪不开眼。

何谓美人折腰,陈滢这回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一时间不由有些神驰。

若说萧太后是美人迟暮,则眼前这美人虽然年纪也已不小,却犹自有着少女的天真,而那天真里又掺着一分风流、三分洒然、五分自在,直叫人见之难忘。

“哟,这小姑娘是谁家的?生得好生干净。”那美人一礼而罢,从容直身,视线扫过陈滢,遂掩唇笑语。

陈滢上前见礼,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好在萧太后的语声及时响起,也算是解了她的围。

“这是哀家的异姓妹妹,姓吴,你唤一声太妃娘娘便是。”萧太后说道,声音间听不出喜怒。

陈滢心下了然,嘴角不自觉地便往旁拧了拧。

这位吴太妃,想必就是昨日萧太后意图构陷的另一方了。

陈滢微蹙着眉心,回忆着许老夫人此前交代的那些消息。

说起来,吴太妃也是跟随先帝多年的宠妃了,当年亦曾艳冠后宫,风头直逼萧太后。只是她在子嗣上头却有些不好,虽也有过几次身孕,却始终不曾得个一男半女,因此到得年华渐长时,先帝待她便也平平了。

第046章 还是争宠

所谓因祸得福,也正因了吴太妃不曾生育,却也遇到了一重因缘。

原来那元嘉帝生母早逝,这位吴太妃因膝下无子,便求了先帝,将元嘉放在身边教养了一段时间,与他也算有几分母子之情。

再往后,这位吴太妃不知怎么又触怒了先帝,于是被打入冷宫,与元嘉帝就此分离。可奇异的是,正因她身在冷宫,却也躲过了陪葬、宫变、夺嫡等一系列宫中风云,竟是得以平安活到了元嘉帝登基。

元嘉帝是个极孝之人,对吴太妃当年的养育之恩始终未忘,登基后没多久便将她从冷宫中放了出来,却是不曾将她送去庙宇了此残生,而是格外赐了她一座宫殿,允她在宫中贻养天年。

如今想来,吴太妃与萧太后之间,只怕也有些不可说的旧事,所以萧太后才会拿陈滢做了由头,意图构陷这个老对头。

陈滢心下思忖不已,那厢萧太后也将陈滢的身份说了,吴太妃便“哟”了一声,笑道:“本宫还道是谁呢,原来这就是陈辅的孙女儿,啧啧,真真好个模样儿。”

陈辅是成国公的名字,看起来,这位吴太妃对国公府诸人并不陌生。

此时,便见她一面笑语盈盈,一面便自腕间褪下了一枚双鹊戏珠金绞丝镯子来,十分随意地便往陈滢跟前一送,笑道:“本宫出来得匆忙,没带着什么好东西,这镯子你拿着玩儿吧。”

陈滢险些被那鹊眼上镶着的红宝石给晃瞎了眼睛,心知这所谓的“没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