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1 / 2)

从此后,大楚皇城中,再无长乐宫之名号,却多出两所新的宫殿:一名长禧、一名永乐。

吴太妃居长禧宫;而萧太后,则居永乐宫。

这其中,永乐宫位于东首。以大楚风俗,东在前、西在后,住在西首长禧宫的吴太妃,自是被略略压去一头。

然细思来,长禧宫虽位于西首,可它拆分了“长乐”二字的头一个字;反之,永乐宫虽然居东,可“长乐”二字中,它却是居后的。

这不正是民间所谓的“两头大”么?

更耐人寻味的是,吴太妃搬进长禧宫的一应仪仗规制,几乎与萧太后别无二致,就连那华盖上绣着的金凤尾巴上的翎羽,亦是同样的九九八十一根儿。

此情此景,莫说是那些聪明人、有心人,便是陈滢这个对政治一窍不通之人,亦从中嗅出了“两宫太后”的意味。

萧、吴二人,显然已被元嘉帝摆在了等高的位置。

第496章 深巷杏花

最快更新出闺阁记最新章节!

此事一出,直若巨击入水,震惊朝野。

然而,石落底、水平波,莫说上折弹劾了,便连多问一句之人亦无。

旁观群众陈滢吃一块瓜,表示,元嘉帝之用心,略险恶。

一字未出、一语未发,然其用意,瞎子都看得懂。

若换作陈滢对政治理解的大白话,则元嘉帝此举,意在告诉萧太后:您不是能折腾么?成,儿给您寻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您二位好好斗,别闲着。

而此前那几手棋,在陈滢看来,亦不过是元嘉帝引出萧太后并长公主党羽,先由得你蹦,再狠狠踩死的举措罢了。

毕竟,那张龙椅,元嘉帝也才坐稳了没几年,若说这朝堂上没有点儿别的势力,那也不正常。

没有斗争的朝堂,是极其危险的。只有明争暗斗不息的朝堂,才是好的朝堂,才能为国家带来稳定与繁荣。

深谙此道的元嘉帝,堪称个中翘楚,也果然将朝堂上下,治得服帖。

戏唱至此,亦终至尾声,然余音却犹自袅袅,长久不绝衰。

二月初五,元嘉帝突然颁下一道圣旨,为这出大戏,按响了最后一脉弦音。

监察御史王佑也就是大骂元嘉帝“昏君”、弹劾长公主并萧太后不遗余力之首恶之幼女王敏荑,“蹈和成性,体顺为心;柔明益著,淑慎攸彰”,特旨册封为郡主,赐号“嘉宁”,并赐郡主府一座。

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这可是绝无仅有的殊荣!

纵观前朝史记,外姓郡主虽然也有,但却极少,大楚立朝至今,也只王敏荑一人,而历数当今,拥有独立郡主府的郡主,王敏荑竟也是独一份儿。

且元嘉帝赐的这所郡主府,原先就是公主府,整整五进五路的一所大院子,比之长公主府,也就只差了那么一点点。

此旨降下,终是将长公主并萧太后的脸皮,一并踩在了脚底,还用力捻了好几捻。

可偏偏地,这脸打的还叫人挑不出毛病。外人看了只会感叹,咱们的皇帝陛下,委实是个极孝顺、极爱护亲人的好皇帝。

原因无他,王敏荑身受重伤、险些不治,其根源,正在香山县主身上。

那刺客原本要杀的是县主,而无辜的王敏荑,却是替县主险死了一回。

这等大恩,天家怎能不有所表示?

元嘉帝特赐其外姓郡主,实是在替长公主府圆场面、替萧太后还人情,但凡她们还有点儿人心,就当知晓,这是天子最为“深切的眷顾”,并当感激涕零。

于是,长公主上表谢恩,萧太后亲赐厚赏,吴太妃更是将嘉宁郡主请进宫来,认她做了干孙女儿,司徒皇后亦对这个外姓郡主极为喜欢,赏了好些名贵的衣料首饰。

那几日,宫内宫外一片欢腾,真真是天子一家亲,羡煞旁人。当然,萧太后并长公主私心里是如何想的,那便无人得知了。

所幸春闱将近,这两位贵人的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