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2)

“本宫来得突然,怕是惊扰了各位。”入座之后,太子殿下便先行致歉。

这温温朗朗的语声一出,便将正气堂中的端肃,换作了一室春风。

国公爷自然是连说不敢,又说了一通“殿下驾临、实令蓬荜生辉”之类的客气话,太子便即言归正转,说明了来意。

“父皇想瞧瞧贵府三姑娘的探案记录,本宫这是讨了个闲差,顺道儿出来走一走。”他说着话儿,视线便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陈滢。

陈滢站起身来,将早就备好的记录双手呈上,恭声说道:“臣女已经将那日所见整理好了,请殿下过目。”

太子却没伸手去接,而是笑问:“不拿火漆封上么?”语毕,似是想起了什么,又是一笑:“本宫却是忘了,父皇还有一样小物件儿,托本宫转交给三姑娘。”

说话间,一个小太监便走上前来,手里捧着金漆托盘,盘子上置着一只很小的褪光素面儿木盒子。

“陈三姑娘且收着罢,这是父皇特意叫人为你制的。”太子殿下温声说道。

这可是御赐之物,于是,众人便又面朝皇宫的方向先行谢了赏,陈滢方才将那盒子拿了。

那厢太子便笑:“三姑娘且打开瞧瞧。”

陈滢依言启开盒盖,不由得就是一呆。

那盒中放着的,竟是一枚小小的精致的印章,不是普通的玉制,而是一枚铜印。

“这枚印大约是本朝独一份儿了。”太子殿下语声朗朗,宛若风拂春树:“往后三姑娘所记载的探案记录,只需拿这印章先封了火漆或封蜡,再转交小侯爷呈上却可,倒也不必从外头走了。”

这几乎是给陈滢开通了一条专折专呈的捷径。

又或者,元嘉帝这是怕引来朝堂议论,于是才特别指名叫裴恕做这个转呈之人。

无论如何,这也是难得的荣耀。

国公爷的嘴一下子就咧到了耳朵根儿,哈哈笑道:“陛下也太纵着这孩子了。”又转向陈滢,将个笑脸硬生生板起,训诫地道:“三丫头,你可得好生办好了差事,莫要辜负陛下的重托。”

陈滢应了声是,复又转向了太子殿下:“臣女这就去寻火漆去。”

正气堂本就是国公爷的书房,文房用物一应俱全,陈滢便依照陛下旨意,将记录重新拿信封封好并钤印其上,方才交予太子。

太子殿下接信在手,垂眸端详着那火漆上的印纹,耀眼的俊颜之上,划过了一丝古怪。

那印章他之前并未细看,如今他才发觉,那火漆之上的纹路非字非花,竟是别出心裁地雕了个乡下老农用的烟杆儿。

太子殿下有点哭笑不得。

难得他的父皇起了顽心,却也有几分孩子气。

将东西交出后,陈滢便也没再耽搁,先行退了出来。

属于她的那部分事物已然完成,她自是没有再留下去的必要。

跨出正气堂的院门时,她忍不住转首回望。

太阳已经升了起来,高大而古老的树木沐浴在烈阳下,落了满地浓荫,幽翠而又静谧,每有风来,那一重碧绿便摇曳起来,如若水波起伏,拢住眼前门楣。玄漆匾额上“正气堂”三个大字,便被这树影掩映着,时而闪过一抹玄光,肃穆之中,又见寂然。

“陈三姑娘留步。”有人在背后唤了一声。

陈滢落在杏树上的视线向下一转,便瞧见了郎廷玉那矮熊一般的身形。

“原来是郎将军,有事么?”她问道,语气很是和善。

郎廷玉的态度倒是很恭谨,躬身道:“我们爷说了,请姑娘略等等,他有要事相询。”

陈滢闻言,一点也没吃惊,只安静地看着他道:“此处不妥,不若改日吧。”

郎廷玉一下子愣住了,旋即便摸了摸后脑勺。

他没想到陈滢居然会如此直接,先拒绝了裴恕之邀,复又提出了新的约见。

如果陈滢是个男子的话,这一切自是不成问题。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