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那个姓孙的。
永华苑庭院的石阶上,有提前写好的进士名单,每一张坐席边,也都悬着写了名字的木牌,云英进来时,便特意看过。
排在二百五十名开外,姓孙的进士,应该叫孙惟合,年近不惑的样子,生一双吊梢眼,眼仁有大半被眼皮遮去,看起来小极了,偏那两根眉毛却十分浓黑,哪怕衣着装扮都十分得体,那张脸乍看起来,也十分不协调,这才能让云英记住。
“穆娘子,到了,就是这儿。”走在前面的宫女推开一扇门,退到一旁,冲她做了个请的姿势,“一会儿我去问一问膳房,若有多余的蛋羹、汤饼,便送一些来给娘子用。”
乳娘的身子可比她们这些奴婢金贵,半点饿不得。
云英也不推辞,躬身谢过后,便进屋歇息去了。
这是一间不算宽敞的偏屋,门与窗都开在同一侧,中间相隔不过一丈的距离。
她特意将槛窗开了半边,坐在榻边的时候,恰好能看到外头不时往来的宫女们。
-
前面的宴席才起了个头,从一甲三人开始,众进士们依名词轮番上前,给主考们敬酒。
照往年的惯例,主考官是何人,这一届的进士便大多算作是谁的门生,往后入仕,也多走这一派的老路,而今年,主考官难得有太子和吴王二人,众人表面上一视同仁,实则有些家境寻常,还未在朝中有什么牵扯的进士,则在暗中比较着二位年轻的皇子。
太子的表现无可挑剔,温和仁善,谦逊有礼,与传言别无二致,一下就赢得许多人的好感。
至于吴王……倒也与传闻相去不远。
萧琰知晓萧元琮想在这样的场合一如既往地笼络人心,也知晓父皇特意安排他这个幼子也担任主考,就是为了让他也能在这些靠着科举正途入仕的正统文臣们,也能多一些站在他这边。
但他知道这些都无用。
太子就是正统,这世上已有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太子,他再怎么做,都不可能取代太子在天下文臣中的地位。
既如此,这样的场合,他也不必再做无谓的挣扎。
面对满眼的推杯换盏,他兴致缺缺地冲面前一人点了点头,捧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也是他的好处,他酒量极好,不论来者是谁,懒得推拒,大多整杯饮尽,颇有几分豪爽之气,也令少数几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