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方才在高台之上的反应,他就猜到了,她一定知道太子是早有准备的。

今日的这一切,看似是郑家抓到蛛丝马迹,暗中准备多时,才迫使太子不得不有所提防,见招拆招,最后引发一场巨变,可实际上,太子才是主导的那一个。

他那个哥哥,一早就算准了这些,设下这么大一个圈套,等着他母亲和舅父钻进去。

太子妃也好,阿溶也罢,统统都是他手里抛出来的诱饵和工具,就连父皇,也早被算了进去。

正月之前,父皇对阿溶始终漠不关心,小小的孩子,出生那么久,都没能得一个名字,还是由他们提醒,才勉为其难,让宗正寺拟了几个,由太子挑选,入了皇室宗谱。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孩子,原本谁也不放在眼里,可偏偏太子能忍,更能寻到合适的机会,将其以另一种姿态,重新出现在父皇的面前,引起父皇的注意。

便是在珠儿自请出嫁和亲之后。

那时,父皇对她们母女的愧疚之心到达顶点,连带着,回想起从前无故失去的孩子们,逐渐生出悲痛之意。

这个时机,实在抓得太好。

给宫中重新注入新鲜血液的稚嫩孩儿,不但能缓解父皇的悲痛,还能更进一步激起已知天命的他心中对亲情和儿孙的渴望。

而后,再一次又一次,借着武家未完的事,借着云英,让父皇不断想起这个孩子。

至于母后那边,关于这个孩子身世的破绽,定然也是太子有意露出的马脚,一步步给他们递所谓的线索、证据,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这个圈套。

他选了最好的时机,让自己在所有人眼里已完全处于弱势,甚至耐心地陪皇后演完整场戏,才揭开自己的杀手锏,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真是好计谋,好耐心!

这样靠细微小事一点一点操控人心,只有太子这般,习惯了多年被压制的人,才会有此等耐心与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