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样盛大的场景,从前武家也随过驾,只是大约怕她勾了武澍桉的魂去,这样的事从来轮不到她。如今见到,方觉心中震撼。
随着队伍逐渐前行,道路愈发开阔,在外骑马的,除了年轻的郎君,还多了不少胆大的娘子。
她们换上鲜艳的骑装,在日光下肆意驰骋,那光彩夺目的样子,看得云英一阵恍惚神往。
真好啊,这世间竟也有能这样自由自在的娘子们。
“那个好像是郑家的娘子,”给好容易在提篮中呼呼大睡的小皇孙耳边多垫了两层棉隔开外头的吵嚷后,丹佩凑过来,顺着云英的视线看过去,道,“就是国舅家中那个养女,本是”
话说到一半,丹佩忽然停住,不知所措地看着云英。
云英却没什么尴尬之色,只是笑着接了她的话:“本是郑家荥阳祖地族中的一位娘子,差点嫁入武家,同武家结亲的那一个?”
丹佩见她面色如常,方小心翼翼点头:“正是,从前随着昌国公夫人到过宫中几回,我曾见过,故而认得。”
上回中秋宫宴,这位小娘子似乎恰好染了风寒,没有入宫,是以云英并未见过。
她不禁又转头去看了一眼。
那小娘子看来同她年岁相当,左不过十六七的样子,一身鹅黄的骑装,坐在高头大马上,眉目间漾着开怀的笑,颇有几分爽朗洒脱之气。
瞧着一点也不像当初城阳侯府中下人们口中说的,清贵人家的娘子,眼里揉不得沙子。
不过,即便她真是个眼高于顶的娇贵人儿,云英也知道,武家人做的事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听说这位郑娘子在荥阳是定过亲的,那时,她父母尚在,还未过继给郑国舅家,皇后娘娘也才是贵妃,是后来入京都前,才退了亲的。”绿菱见云英似乎并不介怀,这才将早先听来,却一直埋在心里不敢说的话说出来。
宫中每日出入的贵人多,自然也能将宫外的王公贵族们之间的那点事带进来,宫女们闲来无事,便拿这些事来打发时间。
丹佩显然也知道:“前几日,好似听昌国公夫人身边的婢女说,又在同荥阳那家的郎君议亲了,也不知真假。”
“竟是这样。”云英有些讶异,不知这位郑娘子先前的那门亲如何,但武澍桉着实非良配。即便他没死,那样的纨绔性子,早晚有一天会闯祸。
她不愿再想起武澍桉,便又朝外看去。
此时已是巳时,晚秋轻寒被逐渐高升的旭日散去大半,有了一丝干燥的暖意。云英趴在帘下,目光自人群中扫过,不自觉地搜寻靳昭的身影。
他是羽林卫中郎将,日常护卫太子左右,此次自然也带队前来。
不一会儿,在一众身披软甲,腰间配刀,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侍卫中,她一下就寻到了靳昭那张带着西域人独有的深邃的脸庞。
若论相貌,靳昭绝不逊色于任何人,便是在一众身材高大、面貌俊朗、气势不凡的年轻侍卫中,也十分出挑。
他肃着脸,驾马在队伍左侧查看情况,一双幽蓝的眼带着专注与警惕,有种比平日更吸引人的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