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后宫的这几项,你们的责任更重了,日后内外进出,择选分发,务必慎重,不要被人迷惑。你们做好了,才好叫人说皇贵妃没看走眼。”

五人恭敬应了:“陛下娘娘放心,奴婢们断不做那眼皮子浅的事,丢了陛下娘娘的脸面。”

杨戬笑道:“我只怕你们老实,出去受欺负。若是手头紧,或者遇上什么事,只管来找我。”

三十六条恩典自然不光是宫人得利,外头孤寡老人、失怙孩童,俱得庇护;失意学子、无家孤女,也有出路。皇后左手招人进绣楼书房解决谋生,右手买了绣娘们做的棉衣发给老人孩子。不会做细致活却有一身好力气的,便去保育院劈柴做饭,照顾老人孩子生活起居;有一肚子学问和牢骚的书生,皇后听了杨戬指点,打发去教孩童识字,陪老人闲聊。

皇后身边的大太监慈眉善目,把皇贵妃的话准确无误地传到:“治天下者,所愿不过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我知诸位有满腹知识学问,一腔报国热忱,先贤所盼之大道,大坤百年兴盛,便从此时此地起。”

书生们被妖妃的三言两语忽悠得热血沸腾,清早教孩子天地玄黄,傍晚被老人拉着听讲古,虽有些矛盾冲突,倒也真品出点为国为民的道理来,后来进入朝堂参政议政,便免了许多不食烟火的笑话,此是后话了。

眼下众人各个忙碌,独有杨戬和穆宁在受调教。

穆宁与杨戬一样,出身将门,家里想的是做外臣挣军功,因此自幼只管读书习武,不曾受过调教。如今穆宁被封了正郎驸马,婚礼便要按照正郎规矩来,因此长宁刚生完孩子,玉帝立刻下令加紧调教穆宁,好预备明年三月的过门。

杨戬还有穿环调教要做,玉帝想了想,便叫严嬷嬷与秦嬷嬷一同调教穆宁,又特意把严嬷嬷叫来嘱咐道:“长宁的情况你也知道,难得她喜欢,穆宁虽然不曾受管教,穆家家风是不错的。调教时嬷嬷看长宁的面子,不要太难为他。”

严嬷嬷老了,也消了壮年时的火气,又知道长宁娇纵,便答应了,每日来椒房宫训练穆宁跪姿、坐姿、侍奉规矩等基础内容。皇帝一边调教皇贵妃,一边兼顾抚慰妹妹,都在椒房宫里,长宁若舍不得穆宁吃苦,严嬷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好在穆宁性情温柔,对待嬷嬷恭敬有礼,凡有训练,俱是一丝不苟完成,并不会借着宠爱耍脾气,倒叫严嬷嬷心情很好:“公子不要一脸严肃,这不是排兵布阵,床笫之间乃是为了欢乐,你要在调教中觉出快乐才是。”

穆宁认真点头:“回嬷嬷话,我很快乐!”

面对这声音洪亮的回答,严嬷嬷无言以对,只好从最能潜移默化训练“柔软”的站姿教起。

穆宁很高兴,终于有个他会的了,“啪”地一下挺得如同青松一般,还问大家:“我标准吗?”杨戬连连点头:“标准,标准,下次宫里做大门,都省了尺子了。”严嬷嬷皱了皱眉,用戒尺敲打穆宁四肢:“放松,双手自然垂落,略微弯腰,头要微微低下去,视线落在公主脚前,不可直视。”

杨戬一扭头又被逗笑了:“穆宁,你现在好像店小二迎客啊!”

严嬷嬷忍着气又教穆宁重新练习摇屁股:“没见过狗吗?狗见了主人是不是要欢快点?”杨戬笑得双腿乱蹬:“哈哈哈哈陛下你快看,他好像去年那个舞狮队啊!呛!呛!呛个隆冬强!”

“小嫂子你形容得好对哦,嘿嘿嘿嘿嘿……”长宁笑得前仰后合,半点“主人”的威严都没有了。玉帝笑到一半憋了回去:“别这么说穆宁。”杨戬提议:“穆宁要是真的学不会,不如过门的时候就让他扮成小狮子,一路舞进来,这多热闹啊!”

不涉公务,杨戬私下里和禁军相处时向来如此,穆宁倒也没受打击,反倒认真问严嬷嬷:“嬷嬷,要照做吗?”

严嬷嬷深吸一口气,默念几句皇贵妃惹不得,戒尺点着穆宁后背纠正姿势:“上身落下,以你的奶头感受到地毯绒毛为准,再摇!”穆宁努力照做,偏他又实心眼,还特意问“前辈”:“皇贵妃,我现在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