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1 / 2)

“咱们还是说回正事儿。那方秀娥乃河南行省彰德府磁州县人士,家住小章河前村,因遭天灾,河流断支、田地寸草不生,他们全村外出乞讨,流落至登州。”

他微冷了声音,又续:“后来的事情,想必阿滢也能猜到,我便不赘述。只说方秀娥冒名的周九娘,并乔小弟扮作的周柱儿,经查,倒还真有其人,二人籍贯亦正合方秀娥并乔小弟出具的路引。原来,这方秀娥与同村周姓妇人交好,那周九娘姐弟便是这周嫂子的远亲,正居于路引原籍,因闹天灾,亦是阖家外出乞讨,不知所踪。”

陈滢缓缓点头,若有所思:“这个局做得倒是精细,若顺着周氏姐弟的路引去查,初看是没有问题的,若要核实具体消息,只怕耗时颇久。”

“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裴恕道,面色发沉:“那路引的纸样钤印,倒还都是真的。”

“此话怎讲?”陈滢立时抬头,眼前似现曙光。

如果路引是真,那就表明有人买通官吏,而只要寻出这名官吏,说不定就能顺藤摸瓜,查到源头。

裴恕却无喜色,眸光愈沉,语声低肃:“我知道阿滢是如何想的,只是事情并非如此。我们找了精于此道者对路引细加辨认,得知那官纸年代久远,钤印亦略有别于当今,应是先帝时留存下来的旧物。”

怕陈滢听不懂,又添一句:“陛下登基后,因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便仍延用先帝规制,这些细处也是近几年才渐渐改的,却也尚需时日,有些地方还留用原物,尤其是那些穷地、灾地,陛下不欲劳民伤财,能俭则俭,却不想被小人钻了空子。”

第409章 查清来源

“原来如此。”陈滢听懂了。

因打仗打空了国库,元嘉帝于是本着省一分是一分的原则,一应公文用纸、印章之类,还是用了先帝时期的,最近才开始更换。

而方秀娥拿出的路引,则是以先帝时期的用物伪造,又因替换工作尚未完结,因此无人察觉,顺利过关。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对方既手持官用之物,则在先帝时期,他们至少也是官员,甚至身份比这更高。”她蹙起眉,脑海中飞快掠过此前诸事,“比如……那几位王爷中的一位?”

“康王。”裴恕肯定了她的猜测,眉峰压出阴霾:“不是他,就是安王。这两位当年闹得最凶,尤其是康王,几乎杀进京城。”

陈滢静默颔首。

这便说得通了。

王爷身份高贵,接触这些官用事物极为方便,截留一部分也是容易的。

“他们要的,不过就是那么一点儿时间罢了。”裴恕冷冷道。

陈滢知晓其意,“唔”了一声:“方秀娥与乔小弟皆是弃子,设局之人根本就没想着要他们活命,只要我父亲陷入局中,这局便做成了。而这路引、以及这对假兄妹的任务,便是活到我父亲入局那一日。”

她语气平静,面无波动,说这些时,如述寻常。

裴恕倒似讶然,细细端详她一会儿,欲言又止。

陈滢知他担心,笑了笑:“父亲平安无事,失踪的八年也有了个去处,如今我们一切都好。”

陈劭必定有所隐瞒,但这个疑问,陈滢不便诉于外人,哪怕那个人是裴恕,也不行。

见她神色安泰,裴恕略放心,提起茶壶,向她盏中续茶:“还有那块军中所用的燧石残片,我正托人在查,待有眉目便告诉你。”

他将茶壶置于一旁,微微皱眉:“此事有些费手,可能还需用些时日。”

元嘉帝算是靠着武力坐稳龙椅,事涉军中物资,自需万般小心。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是不是可以向陛下禀报,请陛下派人暗中察访?”陈滢提出一个建议。

裴恕苦笑摇头:“这怕是不行的。陛下虽圣明,但军国大事,还须谨慎。”

陈滢瞬间了然,向他歉然一笑:“我这方面懂得不多,小侯爷见谅。”

裴恕哪里会怪她,咧嘴摆手:“无碍的,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