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1 / 2)

不觉间,他的耳尖又开始泛红,耳畔回荡着那少女轻细的答谢。

“谢殿下救命之恩。”

人好看,声音也好听,又软又娇,连母妃的声音都不及她。

然后,他是怎么回来着?

四皇子夹紧眉头,思来想去,却总也记不起当时说了些什么,唯一能想起的,就是那“咚咚咚”擂鼓似地心跳。

他那时候光顾着担心了,怕这心跳声被人偷听了去,有损于他的皇子风范。

好在,她像是什么都没听见,只低着头坐在湖边,直到被家人接走,她的头也一直低着。

哎呀!

四皇子一下子坐直身子,涨红的脸上,飞快划过一丝懊悔。

忘了问她的名字了!

他用力敲头,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分明她坐在湖边儿,离着也不远,他随便找个内侍过去问一声儿,想来也不算失礼。毕竟他把她从水里救了上来,问一问她的名字,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四皇子挺了挺胸脯,笑得一脸灿烂。

第671章 患得患失

“啪嗒”,车帘被风卷起,发出一声轻响。

便在这轻响声中,四皇子面上笑容,忽地滞住,旋即飞快转作自责。

不对,他不该这样想的。

男儿丈夫、顶天立地,岂能因一时施了小恩,便行那等失礼之事?

就算他救了陈五姑娘,且她年纪还小,可是,那也是养在深闺的姑娘家,他怎能贸然问名?

如此孟浪轻浮的行径,直与那登徒子差相仿佛,若他当真问了出了,就真是枉读圣贤书了。

四皇子用力地点了一下头,圆圆的下颌也随之皱起。

“我做得对。”他喃喃自语,将两手背在身后,神情又严肃、又欣慰,似是为自己能够克服这一念间的小错儿而欣然。

然而,再一息后,他忽又红了脸。

那一刹儿,少女美丽的容颜,正清晰地浮现于他的脑海,越是想忘,就越忘不掉,哪怕他使劲闭上眼,那一颦一笑、一行一止,亦无不历历在目。

背着手坐了一会儿,四皇子呼了口气,重又将手支去案上,撑着下巴出神。

却不知,陈五姑娘有没有记得他,就像他记得她一样?

他痴望着晃动的车帘,时而皱眉长吁、时而苦脸短叹、又时而咧嘴傻笑、抑或瞪眼发呆,再想到今日一见,却不知何时才得重逢,他便又黯然神伤、怅然若失。

那一颗少年的心,更是七上八下、患得患失,这一路便没个消停。

马车悠悠,驶过街衢、穿过长巷,自太平门驰进皇城,直走了约盏茶功夫,方才停下。

“殿下,到地方了。”车外传来赵安康的通传。

四皇子终是如梦方醒,下意识地往四下看。

车帘拢着,窗户也关着,这一望,也不过四壁徒然,并不能瞧见车外情景。

他咳嗽一声,将衣裳整了整,板着脸道:“吾知道了。”

一语落地,端正严肃的四皇子已然重又回转,俊秀的面容间不见笑意,唯冲淡平和,老学究也似。

听得他说话,赵安康忙上前掀开车帘,又有小监将金漆脚凳放下,四皇子踩凳下了车,视线往旁扫了扫,见车子正停在禁宫门外,便振了振衣袖:“走,去长禧宫。”

语毕,阔步朝前,一身玄色金龙袍随步翻卷,纵使寒风肆虐、天气寒冷,他却走得昂首挺胸,极有气势。

赵安康忙带人紧跟其后。至于车驾,禁宫内却是不许通行的,而护卫之人,亦由御林军换为内廷侍卫。

循着熟悉的路径,四皇子一行很快便抵达长禧宫。

萧太后闭门自罚,谁也不肯见,便连元嘉帝也要吃闭门羹,更遑论四皇子了。是以,众人伫足宫外不久,长禧宫二等管事庞玉文便笑眯眯地迎了出来。

这还是因为来的是皇子,他才露面儿,若是公主到此,则只得三等内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