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1 / 2)

这奚家家主可以算是整个东流县最德高望重之人,托奚家百年积累,在乡邻中的声望甚至超过了几年一任的县太爷,在外,也向来俨然一副救世主的姿态。今日大清早,因为她一句有理有据的反问,找不出话来反驳的他,竟只能拿出自己的身份来威压。

从前这么多年,她是怎么忍下来的?

“奚家的规矩太多太多了,从老到小,从上到下,从尊到卑,儿媳从第一天进来就被告诫了无数次,要孝顺长辈,要对夫君恭顺,要做好媳妇的本份,不按着规矩来,便是错的。”

梅若雪迎着奚家家主的逼视,一双眼眸淡若秋水,却没有任何躲避的意思。

从前她连头也不敢抬,何况直视?

“夫君生来骄横,如今愈发乖张跋扈,在伯父的嘴里,正过来,反过来,都是儿媳一人的过错……若儿媳说,这锅,儿媳偏不想背呢?”

语调轻漫,泠泠悦耳,不疾不徐。

“你什么意思?”

奚家家主一拍桌案,竟站了起来。

居高临下的姿态最是能增强人的气势,何况奚家家主惯会端起一家之主的威仪,光是那身为男子的伟岸体魄,睥睨俯视柔弱无助的儿媳,简直易如反掌。

但旋即,他便陡然意识到自己是在无能狂怒,越是恼羞成怒、越是暴露心虚,他顿了顿,只能端起桌案上的茶水,用盖碗来掩盖自己面上的失控:

“若雪,念在你怀着身孕,情绪起伏太大,说话不过脑子,方才的那些话,我只当你胡言乱语,不与你计较。”

那茶水早已凉透,冷沁沁地从喉咙直直落入脾胃,竟生出了许多心悸,迅速蔓延开来。

“可我想同你们计较,”在奚家家主仍用喝茶掩饰的当口,梅若雪说,

“我,正式向你们提出,我要与奚子瑜和离。”

霍嬷嬷赶到时,梅若雪正一个人坐在床上。

她瘦弱的身躯斜斜靠着床头的立柱,像在风雨中飘摇的浮絮,手中捏着两张不知写了什么的纸,小脸比纸还苍白,一双眼空洞地怔愣,光是这幅样子,已经足够惹人心疼。

“我的姑娘,你、你怎么会……”霍嬷嬷霎时便红了眼眶。

这几日她那酗酒又滥赌的丈夫儿子不争气惹了祸事,她忙着回去料理,刚巧不在梅若雪的身边,方才刚一回来,就听说梅若雪惹家主生了大气,竟到了将她禁足在房中的程度。

“是我,我异想天开,竟以为主动向他们提,他们会肯。”梅若雪抬起头来,目光接上霍嬷嬷的,将手中的纸,放在了一旁的床头柜上。

霍嬷嬷却怔住了。

眼前的梅若雪,还是那瘦弱不堪的身躯,还是那苍白如纸的小脸,但只这一眼,竟让霍嬷嬷心中那点怜惜,化作了震慑。

她不一样了,梅若雪不一样了。

霍嬷嬷不由自主地拿起了那两张纸,扫读着,又听梅若雪道:

“嬷嬷,我已经下定决心和离,离开这奚家,你莫要劝我。采薇是对的,我早就该想通了,天大地大,我为什么一定要把奚子瑜看作全部?”

声音是从未有过的坚定。

霍嬷嬷读着信,那叶氏也不过是听说梅若雪再次有了身孕,特意在半路上写来恭喜她、嘱咐她好生养胎之类的话,至多不过是提了一些叶氏在外不安分乱晃荡的事,怎么就成诱骗她和离了?

梅若雪自是看穿了霍嬷嬷眼里的疑惑,摇了摇头:

“采薇并不知我这般处境,当然不会直接劝我。”

她说:

“只是,我读到她在应天和上京路上的见闻和趣事,觉得热血沸腾,难以自抑。采薇的前夫还不够好吗?多少姑娘羡慕她可以得到这万里挑一的郎君,可她当年,宁愿隐姓埋名,也坚决要和离,坚决离开京城。”

霍嬷嬷的脸皱成了一团。

“这些年,生下琛哥儿后,采薇在青莲书院教书、写作,我眼看她比刚来时一天天的好了起来。”梅若雪不疾不徐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