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也都会让着大哥三弟跟幺妹,为何就在父亲刚病逝就要分家。

后来应老二硬是咬着牙,带着妻子闯了出来,还积累不少家业,成了员外郎。

而老太太那边,这十来年时间,把老爷子当初给积累的家业都给败的差不多,就剩一个破破烂烂的宅子跟两间不大的商铺。

而应老二不仅置办了一处极大极漂亮的五进宅子,还在饶州城内有两家三层阁楼的商铺,几家调香和胭脂水粉的铺子,手底下还有几百亩的田地。

应老二的调香铺子也是因为他娶的妻子擅调香。

甚至他妻子对胭脂水粉也懂一些,配出来的胭脂水粉很是细腻。

一开始应老二跟妻子就用那几两银子租了个老旧的小院子住着,又用剩下的一点银子买了调香的原材料回来,做了些固体香膏,应老二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卖香膏。

刚开始走街串巷卖的都是便宜的香膏,十文钱一盒,用料也多是山上的花草跟一两种便宜的香料加上脂膏配的,但香味闻着很舒服,平日里可以放在柜子里熏衣裳,还能就那样敞开盖子摆放在堂屋或者房间里头做房间的熏香,可以持续一月有余。

所以就这样积攥第一批客源,赚了些银钱,应老二的妻子开始调制其实贵一些的熏香。

这期间就伴随着应老二闺女应书嫦的出生。

等应书嫦出生后,应老二的生意越来越好,等到应书嫦两三岁时候,他们家已经买了自己的小院子,应老二的妻子除了熏香也开始做一些胭脂水粉。

他妻子做的香跟胭脂水粉都很不错。

就这样,应老二的生意越来越大,开了香铺,还连着胭脂水粉一直卖。

就慢慢积攒出这么多的家业来,应老二还成了员外郎。

但可惜的是,两年前,应老二跟妻子出门时候遭遇山匪,夫妻都被山匪杀害,应老二家就只剩下个应书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