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

文修易敬佩郑屠户的人品,就差拉着人拜把子了。

罗氏也没闲着,除了每天过来帮文瑶干点活,就是帮着她满村子的收鸡蛋。

现在文修易每天都要带走五十个鸡蛋,虽然偶尔会有多的带回来,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卖光的。

因为他这人做生意和气,不少家里自己养鸡的,又舍不得那几文钱加蛋,就会自己从家里带鸡蛋过来,炒饭的时候就请文修易加进去。

文修易从来不会拒绝,就包括从家里自己带了菜的,在不忙的情况下,他都能顺手给人家炒了。

所以才月余不到,文家炒饭的名声就从码头传到了城里,甚至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吃一顿炒饭。

文瑶还调侃文修易,这是一不小心成了个网红打卡点了。

什么网红打卡不打卡的文修易不在乎,他现在只想多赚钱,赚多多的钱,让三个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而他们家那个可怜的茅草厨房,终于在坚持了一个月之后,被她爷爷大手一挥,使唤两个叔叔带着几个堂兄堂弟的重新翻盖了一下。

文瑶也终于不用站在茅草厨房里展露她的厨艺了。

如今除去成本和开销,文瑶手里也存了有小十两银子了,每每看到这些银疙瘩,就跟前世看见大红票一样的能两眼放光。

罗氏依然会每天过来给她帮忙,每次看到大头看书,在地上拿木棍写字,老太太都会唉声叹气一番。

文瑶发现,就连偶尔过来找文瑶给他改善改善伙食的文老汉,有时候都会盯着大头读书的样子发呆。

文老汉不善于直接表达,每次都只是欲言又止,最后却又作罢,但罗氏不是,罗氏不止一次问过文瑶,什么时候能带大头去看看嗓子。

如今他们手里也有存款了,文瑶他们三个是很清楚大头以后的路的,也知道他将来是能说话的,但是这无法跟老宅的人言说,一家三口商量之下决定,找个时间带大头去城里看看大夫。

哪怕就是为了安抚二老的心,这一趟也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