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 / 3)

莺莺传 赵莺莺分卷阅 3511 字 1个月前

了几步道:“这件事你先不要一起去,我去和嘉姐儿单独说说,她要是有什么想不通的,我一个人还能劝一劝。”

这是真正的大实话,赵嘉要是依旧放不下身段,那自然会拒了这门婚事。要是宋氏也在场,就等于是两人之间直说了拒绝之意。宋氏又不是死皮赖脸的人,这件婚事到此也就为止了。

可是宋氏不去的话那就不同了,纵使赵嘉一时脑子转不过弯来,依旧拒绝了。方婆子也可以在旁边缓缓地劝她改变心意,有这么一个缓冲,怎么看余地都是大一些的。

宋氏知道这是方婆子想要极力促成这桩亲事的意思,当然不会反对。

于是就在第二日,方婆子去了城南门杨家。拉住了脸色不好看的女儿:“我知道你还在为我不肯帮月娥的事情怨我,这一回我是来与月娥一门亲事的,你要不要听?”

赵嘉心里对方婆子有抱怨的意思,本打算最近都不要和方婆子好好说话。但是方婆子最后一句话算是戳中了她的命门,当即就绷不住脸色了。期期艾艾道:“是...是什么亲事?哪家的人家?”

“姓赵的人家!”说到这里的时候方婆子满脸的喜色:“你大嫂昨日来同我说的,想给葵哥儿讨月娥做老婆。你说这是不是好事儿?月娥和葵哥儿是嫡亲的表兄妹,以后月娥进了门,再不用担心的――若是有什么不好的,你大哥大嫂如何同你交代,如何同我交代?”

本来还以为是好人家,没想到却是赵家大房。刚刚被鼓动起来的心肠一下子又瘪了下去,好在这些日子以来遇到的种种挫折让赵嘉没有一开始那么心高气傲,非富裕之家不嫁女儿了。

要是以前,方婆子才张这嘴,赵嘉就能把自家大哥家冷嘲热讽一回,然后利利索索地拒了这门亲事。现在的话,她却只是忙忙地摇头:“不成的不成的,月娥就算嫁不了蒙哥儿那样的,也不至于去嫁葵哥儿。”

这话其实又在不经意中得罪人了――赵嘉就是擅长这种方法得罪人,而且是得罪了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须知道,赵蒙赵葵都是方婆子的亲孙子,什么叫做‘也不至于去嫁葵哥儿’?有些话就算是大家心知肚明,也不该说出来啊!

果然,方婆子脸色不大好看。只是想到她还是要促成这桩婚事的,才忍着气道:“葵哥儿有什么不好,到现在你还不知道自己原先错了?月娥的资质也嫁不上顶好的人家,最好还是一个门第相当的。这其中谁还能比葵哥儿更好?好歹这是你大哥的儿子,到时候月娥进门也多了好些靠山,比一般的人家不知道强到哪里去。”

方婆子看了看周围,又压低声音道:“另外,这门亲事可是葵哥儿向他娘求来的,葵哥儿十分中意月娥这也是真的。你自己想想看吧,是要把月娥嫁到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家,还是把月娥嫁到知根知底的大哥家――而且还有一个格外喜欢月娥的未来夫君!”

这个时候的男女婚事,若不是青梅竹马水到渠成,一般婚前男女都是没有机会见面的。就算是相亲的场面,那也是匆匆一瞥而已。而成婚的时候,女方都是十分忐忑的,生怕第一面没有好印象,自此夫君就不喜欢了。

就算普通百姓人家没有纳妾的说法,也少有休妻的,但有丈夫撑腰的日子和没有丈夫撑腰的日子,那也是两种过法。赵嘉也是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女人,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不懂!

“这件事...娘等我想想。”

赵嘉犹豫了,方婆子就笑了。知女莫若母,方婆子可能是这世上最了解赵嘉的人之一。别人犹豫是事情在两可之间,左右为难。而赵嘉犹豫一般是她已经改变主意了,只是不能把之前的打算说放弃就放弃,所以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

实际上方婆子也没有想错,没过几天,赵嘉就已经托人请方婆子上门一趟了。一进门,略作寒暄,赵嘉就将自己答应这门亲事的意思透了出来。只不过认下了这门亲事,她内心却不是非常乐意的。

末了还要抱怨一句:“我们月娥本可以嫁的好一些的,也就是看在大哥和娘的份上了,总好过那些不知根底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