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看下来总算有了几个还说得过去的人家。”
说着先拿出一个帖儿:“第一个是家住官河岸边的李秀才家,他家的长子今年二十岁,已经说亲事两年了,生的一表人才,也正在读书,两年前院试的时候就差点过了,得了一个童生。明年不是又要科举,怎么说也能得一个秀才,这样等到姐儿嫁过去的时候就是秀才娘子了――要是运道好,举人娘子又有何难!”
“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说到这个地方,张太太下意识地回了一句。觉得自己泼冷水似乎不太好,于是赶紧问道:“怎么说了两年亲事还不成?难不成是有别的不妥?”
毛嫂叹了一口气道:“这还是他家不肯将就的缘故,要说李秀才家的这位哥儿没的说,看着是个再挺阔不过的后生,自己学业也好,按理说这样的后生应该不愁婚事的。可是李秀才想着找个同样读书人家的小姐,一般的还不肯呢!这李家并不宽裕,一般人家姑娘或许还肯,真要是往高处走,那人家也不愿呐!”
张太太估摸着不宽裕这个说法,心里知道这就是穷了。虽然她不讲究说让张姐儿嫁个有钱人家,可也没想过穷困人家,于是心里不乐意起来。
第2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