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似还在流连,她弯起嘴角在黑暗里微笑,枉他在怎样的聪明睿智、沉稳镇定,在听闻自己将为人父时,也会那般的不知所措和欣喜若狂,三十多岁的爷,早该有孩子叫他父亲了。也不晓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不过九爷说了,他都喜欢。但她有私心,希望是个男孩儿,潘家需要子嗣重振家业,光耀门楣。她又翻个身儿,九爷受得伤颇重,他遮掩着没让她多看,她便忍着不看,等他出来后,天下平定,她要好好地疼他,把他身子调养的龙精虎猛。

她也不晓甚麽时候睡着的,一会儿又被砰砰敲门声吵醒,窗牖外夜还深沉,她披衣起身问:“是谁?”曹寅急促道:“你快些穿衣收拾,锦衣卫往这里过来。”

林婵唬得不敢怠慢,穿衣挽髻,就着昨晚残水把脸儿抹一把,拎着包袱出了房,只有曹寅等在廊前,空荡荡已是人去楼空,连院里拉绳上挂的一方方猪肉都没了。

她随曹寅才走出巷口,就见十几锦衣卫骑着高头大马从他们身前掠过,扬起一阵阵清冷的风,更夫打着铜锣儿,嘴里高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已经是五更时候!

泡泡文追XZ新群·二V二二伍儿肆柒酒七·/起呃呺3⑶二2⒊O㈨陆⑶二/

第壹捌柒章 生变

曹寅给林婵雇了一抬轿子,他则随侧而行。

天际白月一弯,曙色尚朦胧,大华寺前有两三和尚在扫洒,离城门愈近愈热闹,都是赶早离京的百姓。

如今世道混乱,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林婵撩起帘缝朝外看,靠城墙边卖汤饭的摊子已经摆上,伙计照常卖力的吆喝:烫面饺儿、甜酸豆汁儿、满糖的豆面驴打滚,还有素包子、热粘糕、稠米粥,大姐你要往姑苏去?何不先尝尝我这里的汤团年糕、馄饨豆花,不正宗不收你银钱哩!她想起带着嫁妆入京那日,身边跟着小眉和刘妈,满怀对前程渺茫莫测之感。如今虽是落魄出逃,手不由抚触肚腹,心却十分地安定。

曹寅命轿夫停驻,自己往城门边的公署大步而去。

林婵等了会儿,忽听马蹄萧萧,随声而望,人群骚动着往两边避让,原来是十几锦衣卫骑乘而至。片刻功夫,巡城御史和数位守城吏现身相迎,接过他们手里类如抓捕令的告示张贴墙上,锦衣卫团团围于城门前,守城吏喝命众人排起长队。曹寅回来,朝轿夫耳语两句,立刻调转方向,沿街道上了康福桥。

林婵招他到窗边问:“怎麽不出城了?”

曹寅低道:“锦衣卫在城门处严查进出,只为捉拿你。这城是出不去了。”

林婵荡下帘子没再多问,待再次停轿后,她从内走出,环顾四围,是个十字闹市。北向一条长街,坐落各种医药铺子,幡旗风吹猎猎。西向是甜水巷,里面妓馆甚多,东向金积街,遍布银楼金店。

曹寅等着轿夫不见踪影,才问道:“饿了麽?”林婵点点头,她孕足四月,一点不经饿。

路边搭着长棚,旺柴大锅正煮着羊肉,白汤热滚滚的翻腾,早晨空气冷冽,烟气儿四处乱散,窜到人的鼻息处,只觉喷香又暖和。

摊子前围坐满了人,在等羊汤煮熟,他们大多是从娼妓窝里滚了一夜的买春客,一大早出来,最适宜来碗羊汤补力气。

曹寅拣了一个背风的去处,伙计来问吃点甚麽,他要了白切羊肉,两碗羊肚汤,一碗面条子,还想点盘羊肉饺子,林婵嫌油腻,就算罢,恰有个妇人挎着篮子在卖自己摊的烫面薄饼,又买了几张饼。

有个吃客等得无聊,追着伙计取笑:“你们这儿羊汤昨晚我就吃过,又贵,味儿膻腥,不中吃。”伙计是个较真的:“哪里眼见的贵?这早新杀的百斤活羊,宰后斤两去半,煮熟又去半斤,这些折耗都没算哩!”他指指羊头:“选得是五十斤大尾山羊,肉嫩且香,汤里丢了胡桃老姜羊角葱,还倒了普洱浓茶一碗,膻腥一并去除干净。你还觉得有异味,怕是嗅多了娼妓的胳肢窝。”众人听得嗤嗤哄笑起来。那吃客也不臊,大笑道:“你有眼不识泰山,金宝的胳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