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 / 8)

步步高嫁 萧如梅徐子航 12190 字 1个月前

。唤来福安道:“把这幅字裱起来连同把那件青色的送去春喜殿,红色的礼服送去瑞福堂,白色的送去胧月阁。”

两个人自以为聪明,摆平了刁钻的潘玉莲。却又后知后觉,不该锋芒毕露,得罪了潘玉莲。潘玉莲知道她们有陈琦相护不敢把她们怎样,却拿针工局的周尚宫出气。训斥周尚宫道:身为针工局尚宫,驭下不严,做事欠妥。俗话所的好:‘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针工局的人就是太闲了,以后每日抄写道德经一遍,以示修身自检。”周尚宫自然不敢回嘴,跪着听完潘玉莲的训斥,在春喜殿门外从上午跪到日落,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针工局,只把杨元淑和马翠莲恨到骨子里去了。

给太子妃做礼服的事情告一段落,周尚宫又命她们做绣鞋,宫中一千位宫女的棉鞋都归她们两人坐,入冬之前必须完成。杨元淑是自讨苦吃,马翠莲纯属被杨元淑连累所致。偏偏这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知道周尚宫故意刁难,反而不急于赶制绣鞋了。周尚宫也有自己的打算,杨元淑和马翠莲心思缜密,一味地蛮横对待她们不是办法。要抓鱼,先结网。只要人还在针工局,有的是法子叫她们生不如死。

☆、缺粮危机风波起

博彦被潘后严词拒绝求婚之事,表面虽不在意,暗中却做好了另一番打算。他以仰慕京都繁华,逗留几日。吃了一碗价值一两银子的清蒸螃蟹闷米饭。这是他有生以来吃的最贵的一碗米饭。吃了之后,也觉得味道普通的紧,不由的摇摇头。却又盯着吃了一半的米饭思索,为何米饭如此昂贵?他跑了几家米店,所售价格居然是一两银子一斗米。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这一连串的不寻常之处,难免引来猜忌。南夏今夏江南受灾严重,朝廷下旨征收粮食赈济灾民。他大胆猜测,南夏如今怕是陷入粮食空虚之机。

米价上涨,不但百姓过得艰难。连南阳候府也陷入困局。厨房里熬得米粥几乎见不到米。萧如梅看着端进来的饭菜,一碗清汤可以照出人影。几样青菜,除了有咸味,连一点油腥也没有。全府上下从杨夫人起,都吃素斋。美其名曰为天下百姓祈福。秋兰见到这些素斋,皱眉道:“府里的人都吃素,好歹也是米饭管够的。偏偏我们这里只有一碗清汤,几个素菜。这怎么吃啊?”萧如梅发下手里的快到:“府里银钱吃紧,我们何必多生事端。何况也不只有我们一家如此,潘府和徐府也是一样的情况。一两银子一斗米,在富裕的人家也吃不起啊!你就别抱怨了。”秋兰不以为然道;“旁的人没法比,大小姐可是二老爷的女儿。跟着老夫人过得比府里的正牌小姐都要好。连四小姐都要礼让她三分。偏偏小姐是个软柿子,任打任骂。奴婢都替小姐抱不平。”几句话点破萧如梅的痛处,萧如梅在没有吃饭的心思。起身坐到窗子边去了,秋彤端了茶水给她道:“小姐别听秋兰瞎说,喝杯茶消消气。”萧如梅把茶水了在身边的茶几上道:“我的府里的地位一向如此,可也没有慢待过你们。有什么好东西都分给你们,从不藏着掖着。若是你们谁不想跟着我,或是遣散回家,或是另谋高就,和我说一声就成。”秋兰和秋彤跪下道:“奴婢不敢!”萧如梅是下定了决心,将自己的私房银子拿出来,往茶几上一撂道:“秋彤来得晚,秋兰是自小跟着我的。可我待你们两个的心是一样的。今日把话说开也好,省的日后在起争执。”秋兰秋彤齐声道:“奴婢们不走。”萧如梅道:“既然不走,我还当你们是姐妹。”萧如梅将一对白玉镯子分送二人道:“这对镯子是母亲给我的,我把它们送给你们。以后我们祸福与共。”她一手扶着一人起来。

萧如梅拖了忠叔采买了一些米,主仆三人在梧桐苑开起了小灶。又有潘邵煜送来的熏肉,冬日也容易存放。六顺叫忠叔给萧如梅传话道:“这次先送来两麻袋,吃完了还有。小姐尽管放心食用。”虽是一些熏肉干,没有只言片语。但满满的情意,早就通过这些肉干传入萧如梅的心底。

因着夏季征粮之事,朝廷免除了江北一代百姓的税收。百姓的粮食自给都不够吃,又怎会拿出来售卖?一些小商户存的粮食,要价颇高。官宦人家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