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每年夏天都要给地里浇水,但是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村里人对于流程也已经习惯了。

现在浇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村浇水的河是在下游的,如果不现在提前两天浇,等到地已经干旱的时候,上游的大队也要浇水,就麻烦了。

因此,昨天大队的喇叭上做了通知,今天所有人都要下地抢水浇。

这种事情是抢时间的,跟抢收也差不了多少。

地里的收成关乎着他们一年的日粮,谁也不会在这样的时候拖后腿。

就连村上的懒汉跟那平时不下地的小媳妇都上工了。

连白奶奶也不例外。

他们起来的时候,秦征已经不在家里了。

要浇水的话,离得近的天是可以开渠沟直接浇灌的,这些渠沟平时是堵着的,这种时候就要去些青年劳力开渠沟。

尽管秦征在村里人人害怕,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没有含糊过,所以早早的也去了。

唐宛起来跟白奶奶一起吃了早饭,唐宛昨天换下来的衣服还在白奶奶这里,正好方便,不用再回知青点 换衣服。

吃完饭两个人就出发了,出发之前白奶奶把唐宛给捂了个严实,头上顶着毛巾再带个帽子,毛巾从两边落下来正好能挡住两边的阳光。

“这两天热起来了,细皮嫩肉的在地里晒两天得脱一层皮。”白奶奶自已也是这个打扮。

这几天确实热起来了。

唐宛跟白奶奶一起去领了工具。

可以选拎水或者是照看沟渠。

拎水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有很多离河边远或者是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没有办法开渠,就得靠人工一桶一桶的拎过去或者是靠牛车运水过去。

照看沟渠就是把主沟渠引过来的水引到两边的田里去,需要拿着铁锹把有阻碍的地方给疏通,还要照看着沟渠点不会被冲过去的土壤堵住。

拎水当然是累一点,但是工分也高。

村里的大半劳力都去拎水,毕竟这边靠山,很多田地都在地势高的地方。

唐宛跟 白奶奶自然是照看沟渠。

这个活不费力,就是费腰,得一直弯着腰。

唐宛中途直起身的时候都感觉腰部传来的刺痛。

其他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一开始都是相熟的人站在一起,干着活还能说会话,但是慢慢的就没有人说话了。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火辣辣的在头顶上。

两边的毛巾已经快被汗水湿透了。

但是没有人能歇着,万一哪一个地方没有照看到,那一颗苗就活不成,要是出现不这样的情况多了,还是要扣工分的,谁也不想活干了还没工分,因此都比较仔细。

唐宛出门的时候已经把带过来的水里掺了灵泉水,连带着给秦征捎过来的那一瓶也是。

有些甘甜的水下肚,才感觉整个人都松快一些。

唐宛再次招呼白奶奶来喝水。

白奶奶放下手里的工具,又擦了擦汗,走过来喝了一日水道:“你回去吧,这会一家能回去一个做饭的,锅里有我早上蒸好的红薯跟包子,这天也不用热饭,你在家歇歇再过来。”

第二十七章 包子

白奶奶心疼唐宛,想让她回去歇歇。

“您回去吧,这天气太热了,您回去能熬点绿豆汤来解暑。”唐宛也停下来擦了擦汗。

四周也有其他人回去了,确实到了吃饭的时候。

本来唐宛这个时候应该在知青点吃饭的,但是昨天她没有在知青点住,也没跟她们说,所以中午还是跟着白奶奶吃。

其实那空间里的灵泉水就有解暑的作用,唐宛这样说也是为了白奶奶能回去歇一歇。

“行,那我回去熬一锅来,早上没想起来这件事情。”白奶奶对唐宛想让她回去歇着的小心思也心知肚明,但是既然她说了想喝绿豆汤,那她肯定是要满足的。

白奶奶回去之后,唐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