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几周后,杨业去城北玩才发现家里的汽修厂已经关了一家。正准备回家问问,就在街上碰见了父亲学徒里最大的李哥,刚要打招呼,对方就像见了瘟神一样匆匆躲开了。
也许是那时候,从来没有什么烦心事的杨业才隐隐察觉到不对。
等他到医院的时候,父亲早已过了瘦成一个干瘪的老头,曾经健硕有力的小腿竟然变得跟自己的胳膊一般粗细,原本宽厚的臂膀此刻像是快被骨头戳破。
他小心地帮忙抱着父亲翻身,才发现抱起父亲甚至比抬起一辆自行车还要轻快。
可他终究没能如励志故事里的主角一般在一夜之间长大,为了父亲的心脏支架手术,家里已经盘出去了一家店,剩下的一家因为父亲不再坐镇,自己手里也没有什么技术,生意陡然少了许多,学徒都跑了好几个。
那个时候小城闭塞,父亲去北京做支架手术的事儿还被同行恶意传播成了有传染的怪病。
任凭母子三人三张嘴说破了天,也依旧堵不住悠悠众口。
可那场掏空家底的手术并没有如预期般延长父亲的生命,仅仅半年后,父亲就因为一系列病发症撒手人寰。
仅剩的一家汽修店早已经门可罗雀,杨业去盘点的时候才发现被父亲视作半个儿子、倾囊相授的学徒们,早已经将店里值钱的东西搬了个干净。
其中一个还大言不惭地说,如果把杨莉嫁给他,他可以考虑帮杨家一把。
说完,还恬不知耻地补上一句,“我看她现在也发育得不错了,前凸后翘的,我怎么忍心再让她在店里干活呢,对吧?”
杨业要紧牙关,毫不收力地一拳打了上去,转身才看到站在门口的妹妹杨莉。
在妹妹口中,他才知道父亲从初期、中期到手术,一路以来有多少个日夜以泪洗面,四处奔走,可是父母直到最后一次手术时还企图瞒着唯一的儿子。
父亲期盼着自己会是术后那个最长存活期的奇迹,到时候再重振家业一并交给儿子。可惜,一切都没能如愿。
倒是妹妹杨莉,从一开始母亲就像是忘了瞒她似得,一股脑儿的将情绪、压力和焦虑通通倾泻给了女儿。
在最后的日子里,父亲也直夸她像个小子,能扛事儿。
多么讽刺的夸奖,杨莉望着皮包骨头的父亲,也只得扯着嘴露出一个笑来。
可能也就是这样,从没有刻意的呵护和顾及,反而让杨莉早早得独立起来。什么事儿都不用家里操心,要强又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