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靳也不瞒她:“五成。”
“我要是真的不能在运输大队干了,要回?家种地了,你真的不介意?万一还不上钱咋办?”
苏窈:“我们本来就是从零开始,没?了,再差也不过是从头开始,再说?了,现在好歹也有了新房,而且就咋俩的本事,我可从来不担心还不上钱。”
这件事,沈靳早已经打过预防针了,她早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最坏的打算也莫过于被?开除。
沈靳笑了笑,和她在一块,他全?身心都?很轻松。
*
第二天,苏窈没?去上工,在家带着孩子,顺道监工。
沈靳则帮她去上工了。
生产队的人看到沈靳,都?问:“向东,报纸上的报道是咋个回?事?”
生产队定了两?份报纸,就放在榕树根旁边的仓库。平时知?青和认字的生产队社员早上早到了,就会先看一会报纸。
今天早上看到报纸后?,大家伙都?在议论这件事。
都?知?道沈靳回?来了,不用猜都?知?道因为这报道才?回?来的。
大家伙对“夏老四”早已经改观了,这件事,大部分生产队社员都?觉得报纸和运输大队做得不地道。
沈靳:“就报纸上报道的那些事,半真半假,闹得有点大,就先让我回?来等消息了。”
“等啥消息,你有啥错?!报道上还写什么好人好事是否能抵过成分问题,有本事拿笔杆的那个人也去做几件好人好事,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就是,要我说?就是这几年生活水平上来了,让他们吃饱了,所?以吃饱了撑着才?能干得出这样的事来!”
沈靳笑笑不说?话,恰好大队长过来安排活计,这事就没?仔细说?下去。
*
“夏向东”这个名?字,因着占过报纸的主版面,所?以在表彰大会过后?,也算是响亮亮的了。
这回?又?一个版面,虽然没?有照片,但有名?字呀。大部分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谁。
报纸在县里发散,也送到了各个公社,各个生产队。
就着《好人好事是否能抵过成分问题?》这一个问题掀起了激烈的辩论。
因着这事闹得颇大,就是市里也送去了报纸。
报社。
“我去运输队问过了,夏向东已经不在运输队了。”
报道的女记者听到这话,笑了,自豪道:“咱们把这事报道了出去,也算是正了这走后?门和聘用人员不公平的歪风,整治了社会的风气。”
戴眼镜的助理踌躇了一会,才?道:“不过我去打听的时候,好像有好些人守在运输队外头,说?是要运输队给一个说?法?。”
“凭啥抗洪救灾的英雄会受到处分?”
第110章 第110章 新家请酒
“凭啥抗洪救灾的英雄会受到处分?”
女记者闻言, 不悦道:“那肯定是夏阳生?产队的人自发抗议的,这说不准是夏向东回去后煽风点火给煽的,不用多管。”
助手的表情却还是一言难尽, 女记者见状, 眉头皱了起来?,问?:“难道不是夏阳生?产队的人?”
助手点头:“是其他生?产队的人,我?趁机问?了在场的人,就先前报纸上夏向东救的那个老人,是他们生?产队族里边最?老的叔公,生?产队大多都是他的后辈。叔公听?说了这件事,就带着自己的儿孙,曾孙来?了运输大队。”
“生?产队也有一些人在洪水那会得到过夏向东的帮助,所以也拉上自己的亲朋来?运输队。”
女记者琢磨了一下,说:“不用管他们,一码事归一码事, 纵使夏向东在抗洪救灾中突出,可?运输大队和夏向东难道就没有一点错吗?运输大队有责任,夏向东当初就不该犯错, 既然?犯错了, 就要接受社会的谴责。”
助手担心道:“可?这现在的情况, 闹得似乎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