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送走了村子里来吊唁的人,也回来了,煮了一锅之前过?年苏窈送来的挂面,也打了两?个鸡蛋,搅拌成蛋花。
大嫂把挂面端到了屋子,说:“家里没啥好东西?,小妹、妹夫你们讲究吃一点。”
苏窈接过?她盛来的面条,问道:“生产队不是开始分田地了吗,咱们家是怎么?分的。”
李家大侄女青杏道:“我爸是户主,他分得的田地多,咱们是按照人头分的,每个人一亩地。”
四个人就?是四亩地,现在产量平均都有四百多斤一亩地的产量,四个人中有两?个算是大人,其他两?个是小孩,不仅够吃,还能留有很多余粮。
李春华道:“四亩地只靠着?大嫂你和春杏两?个人,太?辛苦了。”
陈大国道:“等到时候,我们忙完自家的了,再来帮忙。”
大嫂笑道:“不用,二丫头也十?一二岁了,也能顶上半个大人了,能帮上忙了。”
吃完饭后,男人和孩子们都出?去透气了,姑嫂几人就?在屋里聊天。
苏窈和她们说:“现在工商局慢慢地允许个体经营了,我最近看到城里,有些人在巷子里摆摊,红袖章都已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估计到了年底,大家也就?越来越大胆了。”
大嫂一辈子都待在生产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听到她的话,有点害怕,声音压得很低:“四妹,你难不成也想摆摊?”
苏窈也瞒着?他们:“等年底,我放假早,要?是人多摆摊,我也摆个小摊卖发饰。”
李春华也担心道:“万一忽然又抓了怎么?办,还是不要?干这么?危险的事,反正妹夫也还有运输大队这么?好的工作,不缺那么?点钱。”
苏窈道:“我去过?厦市,那边到处都是摆摊的,也不会有人驱赶,我们内地这边很快也会像那样了……”
说到这,苏窈转头:“反正现在到年底,大嫂和几个侄女,还有三姐,你们有空的时候就?顺手做点发圈,真出?点什么?事,也不会影响到嫂子和三姐的。”
第174章 第174章 劝说
办好李老汉的葬礼后, 苏窈回学校,沈靳回去上班。
随着两省开放商贸,沈靳几乎都是只跑粤省和闽省这两条路线。
七月中, 学校放暑假, 趁着沈靳要去厦市,苏窈也打算去一趟。开好了介绍信,带着两个孩子提前一天坐火车过去。
因着要带孩子,也不?方便带太多东西?,而且她也打算之?后在厦市买些衣服,所以苏窈只带了他们三个人每人一身换洗的衣服,几本书,还有就是一些在路上要消耗的吃食。
两个孩子从来?没出过这么远的远门,也没有坐过火车,对于什么都非常新鲜,一整个上午都非常兴奋, 但等到了下午,两个都蔫蔫的了。
好在苏窈也给他们准备了连环画,不?至于太过无?聊。
二十七八个小时, 终于到了厦市火车站。
苏窈毕竟去年来?过, 也就没让人来?接, 根据之?前和徐雯通信时,她所给的路线图来?坐公交车。
从火车站到开元路相?对远, 公交车都坐了一个半小时。
下了公交车, 人就多了起来?,越往里边走,就越人挤人。
苏窈在下火车时,就用被带坐等凳, 把夏禾固定绑在了胸口?前。
这坐凳,还是之?前沈靳按照苏窈说的现?代婴儿坐凳改的。
见到那么多人,生怕有人贩子,为了以防万一,她还给夏苗和自己t?的手?给绑住了。
两个孩子从没见过可以自由买卖的场景,虽然都已经很憔悴了,可看到满目琳琅的商品,愣是给瞧精神了。
苏窈向路边铺子的老板问了路,才?循着方向找去。
走了十来?分钟,才?找到华彩服装。
看到招牌的同时,也看到了店铺门庭若市,服装铺里头基本上都是看衣服买衣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