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厨房一用,章佩佩这个人活泼大方,大手一挥就答应了。
杨玉苏这么做也有缘故,宫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开小灶,有章佩佩做挡箭牌,便万无一失。
这一日中午,两位姑娘钻进延禧宫后罩房,凤宁心灵手巧,挽起袖子便开始干活。
先将山药削皮切好蒸熟,复又用勺子压成山药泥备用,再将红豆熬成粥浠,与山药泥搅拌,这可是个细致活,配比讲究分量,多一分过甜,少一分味道淡了,而凤宁自小侍奉嫡母饮食,对着点心一类已拿捏地炉火纯青。
俗话说,每一道点心均讲究色香味俱全,凤宁又小心翼翼将山药红豆糕雕刻成梅花状,有些上头洒些花末,增添香韵,有些点缀芝麻,更有甚者用山药泥刻成一渔舟唱晚的景象,一道小小点心被她做成了一副甚有意境的食雕。
杨玉苏在一旁看得叹为观止。
凤宁一共做了两盘,一盘给了杨玉苏,杨玉苏吃了半盘,余下的赠给章佩佩聊表谢意,另一盘凤宁悄悄装在食盒里,又塞了小冰块,趁着杨玉苏午歇之时,借口去针工局讨要补子,打算送给裴浚。
昨日与裴浚商议在顺贞门相见,凤宁不敢食言,早早提着食盒躲在林荫后等他。
热烈的斜阳越过密密麻麻的枝叶洒下斑圈,汗出了一层又一层,食盒里的冰块已消融殆尽,眼看糕点不太新鲜,凤宁张望顺贞门方向心生焦切。
他那样的人,当不会食言吧。
可惜,凤宁从午时末等到天暗,眼看贞顺门都掩上了,也没有裴浚的影子,她兴致缺缺提着食盒回了宫。
杨玉苏下午去了一趟司礼监,回头不见凤宁人影,等了半晌才在门口撞见她,见凤宁面颊一片灼红,神色明显很疲倦,问道,
“你怎么了?”
凤宁岂敢据实已告,随意寻了个借口搪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