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离别的日子,陆冲锋和良馨比之前还要亲密黏糊。
这一次主要良馨很担心陆冲锋,她想起了来11师之前杨桃落水的惩罚,越战历史上牺牲的军人不在少数,怕陆冲锋出事。
良馨汗雨淋漓躺在同样满身汗水的陆冲锋怀里,抚摸着他身上的旧疤。
“不怕。”陆冲锋的大手抚着良馨的后背,神情餍足慵懒,“我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战争打不了多久,我很快就会回来。”
良馨趴在陆冲锋怀里没有出声,担忧的话也无法说出口,只能调整好心情,不给陆冲锋增加心理负担。
回到学校,江京大学也迎来78年秋季新生。
与此同时,江口基地再次出现在解放报和军人报等各大报端头条:【继救水英雄后江口基地出了一位假救马英雄!】
罕见的假英雄和假典型事件,在江京大学内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当天早上,全校几乎每个专业的政治学习班会上,都选读研究了这篇报道。
班长于吉利读完报纸后,班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良馨。
一种升级后的崇拜尊重眼神。
不止是对她,还对文章里被点出的救人和救马的真英雄陆泽蔚。
班长于吉利道:“良馨同学,你是新闻当事人之一,要不要上来给我们说一说当时的具体情况?”
“基本上就是和报纸上说的差不多。”
良馨道:“其实我没有其他英雄的伟大胸怀,对于他们连一个谢字都没和陆泽蔚同志说,我心里是很不舒服的,我跟陆泽蔚同志提起过这件事,他说军人救人是天职,军人不需要道谢,我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宣传委员董皮梅立马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良馨的话,这可是当事人的独家报告。
良馨的话,再次引起同学们的大讨论。
一致认为良馨很真实,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董皮梅很快将这场讨论写在了校园宣传栏的报道上,又引起了全校大讨论。
77和78届的学生普遍有一种为国为民的使命感,每天都会根据国家大事,社会民生热点话题开展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会。
良馨这个本该“过时”的英雄,再次成为时下热点英雄。
“最近我们专业,每天讨论最多的就两个话题,一个是救人需不需要感谢,一个是军人应不应该勇敢上战场。”
陆月季用筷子戳着铝皮饭盒的米饭,“后面这个话题,也能引发讨论,我真是没想到,军人上战场不是天职吗?”
“你二哥说了,国家养着军队,就是为了时刻上前线杀敌,打败侵略者。”
良馨夹了一块土豆烧肉,肉烧的很柴,没法和陆冲锋的厨艺比。
“我从小也是听我爸这么说,军人就是要能打仗,打胜仗。”
陆月季用筷子将菜里的香菜挑出来,放到陆和平米饭上。
良馨看到陆和平自然夹起香菜吃了。
“但我们班同学,说军人也是人,要允许军人也会胆怯,会不勇敢,会害怕战争........”
陆月季摇了摇头,“我说那可以不当军人,当个普通人嘛,她跟我抬了一早上的杠。”
陆和平将自己饭盒里的鸡肉去了皮,放到陆月季饭盒里,“吃饭期间就不要再开展一场新的讨论会了。”
陆月季夹起鸡肉放进嘴里嚼着,脸色还很不忿。
良馨有点想陆冲锋了。
话题还没结束,陆泽蔚就登上了各大报端头版头条:【勇敢,是军人精神之魂】
陆泽蔚亲笔写的社论,长篇大论军人天职,最后言辞犀利谴责逃兵。
英雄出场彻底熄灭了另一边军人可以不勇敢的队伍。
陆冲锋的大名和小名,又再次成了校园里的热点话题。
人人都敬佩陆冲锋的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的寓意。
上了战场,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大学第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