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赛开始后的散打、摔跤、传统武术的拳法、器械、激烈的对抗场面,肌肉的震颤和动作的爆发,都给观众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刺激。

正当观众们仿佛跟着场上的运动员一起感受到心理压迫和濒临极限的窒息感时,场内灯光忽然变得明亮,主持报幕员上场微笑介绍道:

“下面这场特色表演,是由本场武术表演比赛大会的主办厂家,良心方便面厂的厂长,我们熟悉的救水英雄,良馨同志和北京市各个单位的妇女同志们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

场内的观众们安静了一下,忽然掌声雷动。

原本累的瘫坐在椅子上的观众们纷纷坐直了身体,探头想第一时间看到良馨的真人长什么样。

当良馨和五十位妇女同志们鱼贯进场时,场内的掌声比先前专业运动员表演到精彩时刻也不遑多让!

良馨往楼上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嘟嘟被爸爸抱在怀里,高高举着小手拍掌。

良馨和妇女同志们按照排练时的站位,排成方阵。

从观众的角度看过去,白色方阵就像是笔直的线一样整齐划一,轻盈又整洁,看得舒心的同时,又充满了疑惑。

疑惑于方阵中不但有像领头的良馨同志一样年轻的人,还有身材发福的中年人、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一个个看上去根本就和练武人的外形姿态沾不上一点边,结果却要表演武术?

表演什么武术?

场馆里响起了空灵意境的音乐声,紧接着响起一道清丽端正的女声,念着口令:

“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式。”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

“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看着场内的方阵青中老年妇女,跟着音乐的口令,伸出手臂,屈膝下蹲,很多观众恍然大悟,念念有词说是太极。

下一秒,口令响起“两手托天理三焦,上托。”

与此同时,还有更清晰的仿佛是旁外音提醒,吸气。

看着妇女们双手合十举过头顶伸直,刚说完太极的人懵了。

他们热爱武术,长拳内家拳,刀枪剑棍九节鞭,就连稀有拳种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场上这群不起眼的妇女们表演的东西,他们愣是猜不出来。

于是左右互相探讨,回想刚才主持人提起的八段锦是什么。

有人说到少林《易筋经》,有人说到武当,又有说到中华气功,还有人坚定属于太极拳衍生出来的功法。

整个场馆讨论度极高。

讨论的基本上都是男同志,女同志们都在认认真真看着八段锦表演。

因为场内不同年龄的女性都能做得一样标准,她们认为自己也应该能很容易学会!

良馨选择组成这样的方阵,主要想传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方便易学,随时都可以开始练习。

当表演完“攒拳怒目增气力”和“背后七颠百病消”。

良馨录制的音乐口令出现收式时,妇女们两掌刚合于腹前,观众们像是怕她们直接退场了,站起来喊道:

“良馨同志,这是什么!”

良馨全身放松,呼吸调整均匀,气沉丹田之后,笑着接过报幕员送过来的铁皮话筒道:

“这是起源于我们中国,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健身气功八段锦,在去年《关于气功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将八段锦列为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刚才表演的是国家简化版本的八段锦,每一道口诀的招式,都融合了中医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具有独特温和的养生功效,关键不用器械,不占场地,不管是在工厂车间,还是农村地头,农民、女工、教师、司机都可以随时随地练习,而且越是身体虚弱的人,比如刚生完孩子的产妇,越适合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就能感觉到气血变得充盈,心肺、肩颈、腰椎疲劳僵硬等很多老毛病也都被改善了,今天后面还有比赛和其他表演,我不能耽搁太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