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下儿子就立刻按盆里淹死。冯家女儿刚进门她就生个儿子,只怕是有几条命都不够赔的。
冯家的女儿进门成了吴夫人,连生两个女儿后吴老太太不高兴了,吴老爷开始抬新人进屋,她抓住机会见了吴老爷一面,说了自己生了个女儿的事,吴老爷就把她接了回来抬成了妾。
她在妾们的院子里毫不起眼,有个妾生了个跟二小姐一般大的儿子,天天趾高气昂。她当面奉承,背过身去就啐道:“我看你怎么死!”后来这个妾果然被吴老爷卖了,那个小子进了吴夫人的院子,过不了几年也没有声音。
她就在屋子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去跟吴夫人求个恩典好把女儿嫁出去,她日后也好有个指望,谁知让她听说了吴老爷打算把三个庶女送回乡下去,不打算给她们找婆家出嫁妆。
她就日日守在吴夫人的院子旁绞尽脑汁,这就让她知道了二小姐的夫家给二小姐未来夫婿纳了个贵妾的事。她立刻跑来找吴老爷了。
吴老爷早忘了还有这么个人,看她半跪半坐的蹲在面前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说:“奴想,要不就让丫头先去侍候着段家少爷,也为二小姐争个脸面?”
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吴老爷盘算起来,段老太太送了个贵妾,他也可以送一个,他吴大山的庶女送过去也是贵妾了,谁都别想先占了便宜去!
可他又怕给吴二小姐添堵,让妾回去后叫了那个庶女过来看,见是个小老鼠样畏畏缩缩苍白的毫无颜色的女孩,只是岁数正好,今年十六岁。
吴老爷又问了她两句话,细声细声的结巴样,是个上不了台面的。
吴老爷拿了主意后去找吴夫人,讲了这个办法后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让那边先占了位子吧?左右这个是家里人,要怎么样管也简单,不怕日后让二丫头不痛快。”
吴夫人当然比吴老爷记得清楚这院子里有几个孩子,一听是这个女孩心中就先愿意了一半。别的不说,她那个娘就是个省事的人。她想了想,假意推道:“不是你这个法子不好。只是总也是你的骨血,不好让她日后低了二丫头一头,我也是打算着给她们寻个正经亲事的,还是再看看吧,说不准还能找到别的办法呢?”
吴老爷磕着烟杆子说:“要有办法早有了,咱们不是没办法吗?”他叹了口气说:“虽说那孩子也流着我的血,可是她怎么能跟二丫头比?”说着他瞪了眼吴夫人,道:“一个是我手中的宝贝蛋,一个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你看我以前记不记得她们那几个?”
吴夫人慢悠悠的笑,要说她也真喜欢吴老爷这一点,该冷心冷肺的时候可一丁点不比别人差,只要她的孩子们都好好的,他都不管他自己的孩子的死活,她又何必去费那个神?
第 23 章
虽然吴老爷跟吴夫人已经敲定了要先将那个庶女送到段家去的事,可是却没有特地去告诉吴二小姐一声,更是小心翼翼的瞒着她。
他们近几年宠着吴二小姐,慢慢竟把她的脾气养大了。因要她学着掌家见事,吴老爷和吴夫人并不刻意去拘束她的这份脾气。又兼之几个孩子中的确是疼爱她,两边一加,吴二小姐偶尔发个小脾气什么的,这东正院子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能顶得住。
段二爷纳妾这事,并不单纯只是在房中放个丫头,更关系着吴家的颜面。吴老爷和吴夫人在这吴家屯也是数得着的人物,要是让人家知道了他家的闺女没进门呢,那边先有了个段老太太赐下的妾,这日后就是吴二小姐真进了门,腰杆子也不是那么直。日后吴二小姐跟人闲话,别人只要说一句:你能什么?还没进门呢,段二爷屋子里就有了半个人了!
吴夫人自己跟自己摆了半天的龙门阵,最后一咬牙,拼着吴二小姐日后怨恨自己,把那个庶女送过去了。
段浩方早几日已经得了信,干脆就躲在房中不肯出来,连铺子也不去了。他要在家等吴家把人送上门,要是他不在,段夫人十有八九根本不会让人进门,说不定她就敢把人再给撵回去。
段老太太那